鍾漢清
本書適用對象及特色
要是您對企業、組織、產業的財富創造、價值創新、生產力提昇(消滅各種浪費)、企業改造、追求組織之彈性、速度等有興趣,不管是「新鮮人」或專家、學者,這本書都有參考的價值。譯者在十餘年前(1984),編著過一本暢銷、先進的《生產管理策略與實務》,經過這些年來的歷練,譯本書時仍能「寓學於譯」,就是絕好的證據。
這本《精實系統革命》(Lean Thinking︰Banish Waste And Create Wealth In Your Corporation)提出一套理論,即很簡單的五項原理及原則,佐以世界各地各級大小企業在精實轉型的案件,構成此本佳作——世界著名的美國《哈佛企管評論》(HBR 1996年9-10月號),以《超越豐田︰如何根除浪費並追求完美》為題,做了近二十頁(P.140-58)彩色的介紹(“行得通的點子(Ideas at Work)”)。也就是說,這本書觸動了許多人「求精求實」的動機,從而也成為一本重要的書。本書不只精選美、日、德、英各行各業詳細改造的案例,更有許多見解和建議,也言之成理,值得大家深思。
為什麼呢?因為現代的產業,是極複雜的「製造兼服務」整合性供需系統,所以提供給顧客的「價值」是什麼?在那兒(所謂「牛肉在那兒」)?如果把某產品各種活動背後的價值看成一溪流,那麼,如何創造它?又如何使其暢流呢?這些都是任何行業、組織中最重要的課題。不管你所從事的是研究發展、銷售、服務、行銷、生產、製造或其他支援職務,都逃不了上述基本問題的挑戰。
《精實系統革命》是本有雄心的書︰它透過世界代表性製造及服務業的轉型成功經驗、個案,說明「精實系統思考系統(Lean Thinking)」的廣泛適用性。它指出,就基本面而言,我們在各行各業的績效,距理想狀態仍很遙遠,浪費極多,從而可改善的空間也極大。「改善之道」就是本書的主題,它是反常識的(即反成見),講究「知行合一」。本書的主旨為「精實系統思考法」既簡單而又有效。
本書的基本出發點,與戴明博士的哲學一樣,即在整體系統中,凡事(子系統)要是能順暢(或變異縮小),就可達到經濟性。可惜,就理想而言,即使當今赫赫有名的企業,如豐田汽車公司在精實系統上,仍只是入了門的學生而已,也就是說,世界精實系革命尚未成功,所以社會中有極大的「存貨」及「等待」等浪費。解決之道,得從「整個企業所有產品各上、下游的價值共同體化」出發,而不應止於八十年代及時生產/全面品管(JIT–TQM)或「世界級製造業」而已,更要放眼世界整體最佳化。本書不只精簡JIT–TQM,更使它系統化,並推而廣之。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講究企業實際實踐之過程,既有獨特的心得,也有實證之功力。
我請教過東海大學的劉仁傑教授(他在「台中精機公司」的暢流化個案全台聞名),日本人有無本書譯本,答案是尚未有日譯。並請教日人會如何處理「LeanThinking」譯名,他答說︰「日人會採取音譯「Lean」(讀如「林」或「林恩」,不是像台灣把電影大導演David Lean譯成「大衛連」)。」我想了半天,決定把它譯成「精實系統革命」。「精」是指其精神在「追求全面品管,止於完善」;「實」是指其主旨在「消除各種浪費,創造真實價值及財富」;「系統」是指其根本為「追求全體上、下游價值溪流(value stream),並協力在生產上、研發上、商業交易處理、服務上,能創造該產品(或族)的共榮、互利之整體活動」。為什麼稱其為「革命」呢?因為這種整體最佳化的思想,與目前的體系之間,存在極大的差距,要落實它,需要我們在觀念上揚棄許多舊思想、態度及做法的緣故。總而言之,我以為精實系統革命差可抓住這種想超越廿世紀豐田等生產系統,邁向廿一世界理想系統的突破性提案,它對於企業及社會,都會有莫大的衝擊力。因此,本書值得我們研究、力行。
本書的影響力
台灣引進豐田式生產體系(TPS)近廿年,這一學派的主要人物如新鄉重夫及大野耐一先生等前輩,都與台灣有淵源,主要書籍也大多有中譯本。政府資助下的財團法人也用心推廣,不遺餘力。即,我們在豐田生產管理知識上,倒是「先進國」,不過我們在落實上稍落後。讀者看完本書後,可以了解其他英、美、德各「後進國」的某些「精實系統變革管理者」,如何在各自的行業上轉型成功。基本上,台灣的產業仍是以廣義的生產或製造為主,所以本書對我們的意義甚大。其實,本書的原理普遍,適用於各行各業。
本書的優點是視野廣闊,它涵蓋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不同規模、不同形態業界的案例,連在精實系統革命的發源地日本,作者都別出心裁地找出中小企業SHOWA來針砭豐田汽車公司。本書除了有世界各國的許多案例外,更有極精簡的導論及理論(原理),並有對各行各業的精實化之美夢(理想憧憬)。在本書的實例中,雖未包括極富巿場動態的資訊電子產業,但瑕不掩瑜,因為它已涵蓋絕大多數的重要代表行業。本書的個案集很精彩,是用心的力作。舉例來說,國人一向對歐洲企業了解有限,而本書第九章的主角,保時捷的總經理與台積電公司董事長張忠謀博士,都當選一九九七年某名雜誌之全球十大傑出經理人,讀者讀這些個案,可一舉數得。
本書的基本概念為「精實企業體(Lean Enterprise)」,它涉及企業上下游更大系統之間的合作來創造價值,因此挑戰也更大。廿世紀可說是泰勒(W.A.Tayor,科學管理之父)、福特量產系統之世紀,而譯者認為,廿一世紀就是「戴明︳精實」世紀。作者大體是用「價值及浪費」的語言及工具來觀看企業與社會,而在本書後本部,作者承認「精實化」與「品質學派」是一體的。日本人對這點很清楚,所以很早就同時在品質上(TQC)及生產力上(JIT)發揮綜效的優勢。(本書作者曾赴英國戴明學院砌磋。)
戴明博士在《轉危為安》第二章中,據友人之筆記,寫出日本優良的生產系統,他認為JIT的根本,是要求系統處於穩定狀態,不然就會陷入混亂(混沌),產生浪費。換句話說,精實系統就是戴明博士的「廣義生產系統」的合作無間,而如果沒有考慮此系統的目的(宗旨)和變異的話,JIT只不過「手段」而已。
本書優點極多,然而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或許它對系統變革中的心理及社會因素著墨太少,也可說是太天真了。此所以豐田汽車公司近來不斷在系統中想注入人本主義的思想(讀者可從《加速度組織》第276頁中稍為了解)。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底的Fortune雜誌,說明太多公司學豐田都不成,因為豐田大概成為日本式學習型組織了。
我很欣賞作者們能在這樣成熟的議題上,經營出許多新鮮事,看法不俗。不過,我以為,台灣的各種產業和世界分工體系及定位上,有許多獨特面,所以邀請一些朋友、專家發表他們寶貴的心得。譬如說,「台灣—大陸」的整體產銷系統如何精實化,就是極迫切要探討的主題之一,因為如果連材料供應都成問題,就必須一一克服。且不談許多高科技零組件,例如台灣在當地生產紙尿布,初期都要努力張羅紙的供應無疑,由此可見要整體精實化/及時化有多困難。
台灣生產方式根本上最大的困難,就是必須加速度(以十倍速)推出以台灣為主力所設計的新產品,所以在開發、生產、銷售、供應、配銷上的時程,都需極度緊縮。這些兩難,也許世界各國皆同,不過台灣處理得還可以,所以成為電子/資訊產品的生產王國。我們且戰且成長,成效頗佳,然而,這或許是種成功的陷阱,我們系統中的各種有形、無形的浪費仍然很多,所以值得我們深思出更有效、更經濟的方式。本書所提出的「精實企業體」、「價值溪流」等觀念,可以給我們作參考系。我們的所謂「經濟奇蹪」,必須脫離「由於只是更多的投入而造成的更多產出價值」,從而進入真正的全價值和財富的創造(譬如說,如果沒有租稅減免,我們的明星工業是否會頓然失色不少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削除浪費、創造財富。
讀者不妨先讀導論(或再加上第一篇的理論),接著讀最後一章,再回到第二部(此處又可先讀第十章關於日本之精彩個案)。
鳴謝︰感謝宏遠興業公司總經理葉清來先生贈書,他以空運方式從紐約直接送書回台,充分表現我國企業的反應力,希望這本書對廣大關心「善」的人有點助益。也希望這本書能觸發我們從更廣的統思考來從事「精」、「實」的突破績效改善。
又,本書中所有的按語,都是譯者所加的。這本書充分表現西方人寫書或做學問的一些特色,即把學問歸結為一些基本原理、原則,再推演出來。另外,本書個案的取材及方式,也值得學習。譯者相信二十一世紀會有人編寫「精實革命史」,而這本書可列入參考資料。這樣說,是對本書很高的讚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