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 導言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0/10/2010.html
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
導言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Alphabet 市值超越蘋果,專家:贏在服務

#‎Dailychart‬: A is for Alphabet...not Apple

However, staying on top is never a guarantee, particularly in the technology business
ECON.ST


Alphabet 市值超越蘋果,專家:贏在服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03 日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擠下蘋果公司(Apple),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顯示科技業版圖不斷洗牌。多名分析師認為,這凸顯以各種服務接觸客群的價值持續提升。


法新社報導,Alphabet 公布強勁獲利財報後,股價 2 日在華爾街股市收盤上漲後,市值來到 5,310 億美元,而蘋果市值在股價小跌後滑到 5,239 億美元,蟬聯 4 年的市值冠軍寶座易主。
多名分析師認為,這次風水輪流轉,凸顯以服務天天接觸民眾的價值持續提升,有助產生收益流,即使銷售硬體產品也能達成相同結果,仍有被追上的可能。
市場研究機構 J.Gold Associates 分析師高德(Jack Gold)說,Alphabet「是建立在一個服務模式,而且可發揮槓桿作用的錢存在於各種服務,因為成本更低。」高德說:「大家現在看到蘋果,就會問說『接下來的大招在哪裡』。」「當開創新市場,打造革命性產品,一段時間後不再那麼具有革命性,而其他公司迎頭趕上。」
儘管蘋果也轉向服務,公司命運很大程度仍與 iPhone 和 iPad 相連,因為民眾會透過手機取得音樂等服務,而 iPad 銷售一直下滑。
市場研究公司 Moor Insights & Strategy 分析師穆黑德(Patrick Moorhead)說,儘管蘋果有其他服務項目,也鮮少披露。穆黑德說,但 Alphabet「具備的服務很廣,而這正是大家都在看的地方」。「這就是成立 Alphabet 的原因,以便發現這些有趣的冒險和科學項目,並讓一切透明化。」
追蹤產業生態的端點技術公司(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分析師凱伊(Roger Kay)說,「這種轉變比較偏向蘋果走下坡,而非 Google 走上坡。」凱伊說:「蘋果還是在賺大把鈔票,但隨著 iPhone 發展成熟,這是『接下來是什麼』的問題。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 )一直沒能變出驚喜。」
不過 Alphabet 能稱霸多久,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可能被 Facebook 或亞馬遜(Amazon)等發展迅速的對手或甚至 Uber 等新興公司超越,仍有待觀察。高德說:「10 年前,黑莓(BlackBerry)曾是創新公司。」「局勢真的是瞬息萬變。」
(本文由 中央社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戴明《新經濟學:產、官、學一體適用》2015

Dear HC,,
今天將上次帶回的《新經濟學》看完,除了享受它所帶來的知識
這本書的排版、印刷品質也讓讀者在讀的過程有些享受
同時,居然找不到一字、一句排版或打字上的疏失
值得推薦給我的諸多朋友
Best rgds
David Hsu


 戴明 (W. Edwards Deming)《戴明的新經濟觀》1997 改稱《新經濟學》2015


《新經濟學》---鍾漢清新中譯本 ,2015年由台北經濟新潮出版社出版。˙


-------
戴明的新經濟觀 

作者: 戴明 (W. Edwards Deming);譯者:戴久永 
出版社: 天下文化,1997


●內容簡介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許多員工離職後另謀高就,在新公司的表現卻遠優於他在原來公司的表現?也許,《戴明的新經濟觀》能夠提供許多讓人茅塞頓開的想法。在傳 統經濟管理制度的桎梏下,企業對外強調競爭,對內則以績效掛帥,員工無法樂在工作,企業的效率難以充分發揮。而戴明所倡導的觀點,正是要打破這些傳統的迷 思,以系統與變異的理念,創造人人皆贏的局面。

●目錄

導讀 誨人不倦的品管大師 戴久永
緒言  戴明‧卡奚爾/戴明‧芮克里夫
再版附言
作者生平
自序
第一章 現況的省思
第二章 跳脫現代管理的歧途
第三章 建立系統的觀念
第四章 淵博知識體系
第五章 領導者的特質
第六章 人員的管理
第七章 紅珠實驗的教訓
第八章 蕭華德與管制圖
第九章 漏斗實驗的啟示
第十章 來自變異的教訓
附錄   顧客與供應商應建立持久關係
譯後記  戴久永

●作者簡介

戴明 (W. Edwards Deming)  

●譯者簡介

戴久永 

●導讀者簡介

戴明

本書是為在現行管理方式肆虐下生活的人而寫。這種管理方式導致了既大且久的損失,使我們步向衰退。大多數的人誤以為,現行管理方式存在已久,而且牢不可 破,事實上,它是現代的發明-一個經由人們互動的方式而創造出來的牢籠。這種互動使得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政府﹑產業﹑教育﹑醫療-都深受其害。

我們都在競爭的氣氛中成長,不論是人與人或者團隊﹑部門﹑學生﹑大學之間,都充斥著競爭。經濟學家教導我們,競爭會解決我們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現在了 解,競爭具有破壞性。更好的作法是,每個人都能以「人人皆贏」為目標,如同一個系統而共同工作。我們所需要的是合做以及向新的管理方式轉型。

轉型之道就是我所稱的「淵博知識」。淵博知識體系由四大部分所組成,彼此互相關聯:
(1) 系統的體認,(2)有關變異的知識,(3)知識理論,(4)心理學。

本書的主旨,在為讀者開啟通往知識之道,並且培養追求更多知識的渴望。

我在《轉危為安》中提到的管理十四要點(14 points for management),乃是運用淵博知識體系,將現行管理方式往最適化轉型下的自然產物。


本書也可做為工程﹑經濟﹑企管科系學生的教科書。企管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讓現行管理風格永遠不變,而是要促使它轉型。工程科系學生對所學習的新的工具與工程理論,也需要新的管理方法才能成功地運用。換言之,學校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為未來而非為過去作準備。

本書前兩章描述現行管理方式,並且建議較好的作法。第三章敘述系統的理論。在最適系統中每個人都受益-股東﹑供應商﹑員工﹑顧客。第四章介紹淵博知識體 系,可以提供一個了解我們工作的組織並促使其最適化的工具。以後各章則進一步闡釋第三章與第四章的理論,並穿插企業﹑教育界﹑政府部門的相關實例及應用情 形。

許多人對於本書的完成都有貢獻,我將會在書中各處指明。在此特別感謝我的秘書基蓮的全力貢獻。



1997年天下文化版戴久永教授翻譯《戴明的新經濟觀》
目錄
導讀 誨人不倦的品管大師
第一章 現況的省思
第二章 跳脫現代管理的歧途
第三章 建立系統的觀念
第四章 淵博知識體系
第五章 領導者的特質
第六章 人員的管理
第七章 紅珠實驗的教訓
第八章 蕭華德與管制圖
第九章 漏斗實驗的啟示
第十章 來自變異的教訓
附錄 顧客與供應商應建立持久關係
譯後記





“Experience by itself teaches nothing; it must be coupled with theory, with profound knowledge.”…
HCDEMING.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戴明《新經濟學:產、官、學一體適用》作者序
本書是為在現行管理方式肆虐下生活的人而寫。這種管理方式導致了既大且久的損失,使我們步向衰退。大多數的人誤以為,現行管理方式存在已久,而且牢不可破。事實上,它是現代的發明──一個經由人們的互動方式而創造出來的牢籠。這種互動使得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政府、產業、教育、醫療──都深受其害。
我們都在競爭的氣氛中成長,不論是人與人,或者團隊、部門、學生、大學之間,都充斥著競爭。經濟學家教導我們,競爭會解決我們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現在了解,競爭具有破壞性。更好的做法是,每個人都能以「人人皆贏」為目標,如同處於一個系統般共同工作。我們所需要的是合作以及向新的管理方式轉型。
轉型之道就是我所稱的「淵博知識」。淵博知識系統由四大部分所組成,彼此互相關聯:
(1)系統的體認
(2)有關變異的知識
(3)知識理論
(4)心理學
本書的主旨,在為讀者開啟通往知識之道,並且培養追求更多知識的渴望。
我在《轉危為安》書中提到的管理十四要點(14 points for management),乃是運用淵博知識系統,將現行管理方式往最適化轉型下的自然產物。
本書也可做為工程、經濟、企管科系學生的教科書。企管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讓現行管理風格永遠不變,而是要促使它轉型。工程科系學生對所學習的新的工具與工程理論,也需要新的管理方法才能成功地運用。換言之,學校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為未來而非為過去作準備。
本書前兩章描述現行的管理方式,並且建議較好的做法。第三章談系統的理論。在最適系統中每個人都受益──股東、供應商、員工、顧客。第四章介紹淵博知識系統,可以提供一種外界觀點,使我們能更了解我們所工作的組織並促使其最適化。以後各章則進一步闡釋第三章與第四章的理論,並穿插企業、教育界、政府部門的相關實例及應用情形。
許多人對於本書的完成都有貢獻,我會在書中各處指明。在此特別感謝我的祕書西西莉婭.克利安的全力貢獻。
http://ecocite.pixnet.net/blog/post/31258627



社會現行的管理制度,摧毀了每個「人」。人有與生俱來的內在動機、自我尊重、尊嚴、驅動學習的好奇心,以及樂在學習的喜悅。可惜從兒童時期,我們就開始破壞它 — 我們頒獎給「最好」的萬聖節服裝、「學」校的重點卻是「考試」成績、「第一名」還有獎狀,就這樣一路到大學。在工作中,個人、團隊和部門都被排名,績優的給獎勵、落後的就懲罰。目標式管理、業績、獎金、商業計劃,這些工具被湊在一起,部門間又有不同的制度,造成更多的損失,無論已知或未知的。——戴明( W. Edwards Deming

系統式思考(Systems Thinking)說起。基本上,我們處在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系統,系統裡面又有許多的子系統。所謂「系統」,它有幾個重要的特色:
系統是由互相連動、互相影響的元件所組成:以「人」這個系統為例,......
系統的功能是元件「互動」的結果,而不是「相加」的結果
任一元件皆無法單獨完成系統的功能:飛機的主要功能是起飛與飛行,但飛機裡面的任何一個元件皆無法單獨起飛或飛行。
只改善單一問題點往往也無法造成系統的進步......
---------------------------------------------------------------
‪#‎新經濟學‬:產、官、學一體適用
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 Education
博客來→ http://goo.gl/rgk2KG
誠品→ http://goo.gl/uP8M7u
金石堂→ http://goo.gl/vjM2JY
TAAZE→ http://goo.gl/NIdhYX
城邦讀書花園→ http://goo.gl/b635sS

戴明自序 本書是為在現行管理方式肆虐下生活的人而寫。這種管理方式導致了既大且久的損失,使我們步向衰退。大多數的人誤以為,現行管理方式存在已久,而且牢不可破。事實上,它是現代的發明──一個經由人們的
ECOCITE.PIXNET.NET|由 ECOTREND (ECOCITE) 上傳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