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學與台灣戴明圈: The New Economics and A Taiwanese Deming Circle

「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FRED WARMBIER和Kelly L. Allan



  • EMAIL
  • SHARE
  • TWEET
  • MORE
  • SUBSCRIBE NOW
  1. Loading...



You're the Boss - The Art of Running a Small Business

Suddenly, I Have Three People Who Don’t Have Enough to Do

By FRED WARMBIER
 OCTOBER 27, 2014 7:00 AMOctober 27, 2014 7:00 am


Photo
An empty processing line at Finishing Technology.
An empty processing line at Finishing Technology.Credit Finishing Technology
MANAGING
An old-line business tries to compete in a high-tech economy.
Even as I was having my conversation with the client who can’t pay us, I was doing the math in my head about what this client’s lack of payment for past work and lack of orders for future work would mean for our cash flow. And that led to concerns about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we have.
In this type of situation, you have to watch the financials closely, but at the same time, you already know something is going to have to be done. I realized that I have at least three people who suddenly don’t really have enough to do. Sure, they can help on other lines, and that offsets some of the financial bleeding, but lack of volume is still lack of volume.
I mentioned this on a morning bike ride with some business buddies. They were clear: Do not wait. And cut more people than you think you need to, because you don’t want to do another layoff a month or two from now if you can’t get more work into the shop. Continuing reductions in force really sap morale.
“Fred, right-sizing is 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you have to do from time to time,” one of my buddies said. “Think of it as a rebalancing of the company. It just needs to be done. If you bleed too much red ink, you put the entire company at risk.”
Right-sizing. Rebalancing work and labor. Nipping the risk in the bud. It all sounded jargon-y and clichéd. But it made sense. And I’ve always had two rules:
1) Don’t lose money. Do what ever you have to do – work harder, work longer, whatever it takes. But do not lose money.
2) If you are thinking that it might be O.K. to lose money, see Rule No. 1.
I met with my financial person. What would cash flow and work flow balance look like if I were to cut four or five people? The words stuck in my throat. I guess right-sizing and rebalancing did not make complete sense to me after all.
This is not some homework assignment or theoretical exercise — this is real life. These are three salaries that don’t have enough work to pay for them. Plus two more to provide a cushion.
Can I blame Viktor Frankl, Dan Levinson, W. Edwards Deming and the other authors I have been reading for the unsettling nature of my emotions about this? Their writings are the ones that showed me the way to re-engage with work. Yet, there is no pride or joy in what it looks like I will have to do.
It’s not going to be a good night. If I’m not here for the money, why am I here?
Fred Warmbier owns Finishing Technology Inc., which is based outside of Cincinnati. He writes these posts with Kelly Allan, who runs a consulting firm that emphasizes the teachings of W. Edwards Deming.

Kelly L. Allan | The Deming Institute

Kelly L. Allan

Kelly L. Allan

Senior associate of Kelly Allan Associates, Ltd
Mr. Allan is the senior associate of Kelly Allan Associates, Ltd., a company with more than 24 associates. A member of the Better Business Bureau since 1982, the company enjoys the BBB’s highest (A+) rating, with a spotless record of client satisfaction. In 1999, when Peter R. Scholtes (The Team Handbook and The Leader’s Handbook) retired, he recruited Allan to continue his seminars and consulting practice. In 2004, Allan was one of 12 people trained by the Deming Institute to conduct Dr. Deming's famous Four-Day Seminars. Allan’s published work has appeared in a variety of journals, including Business First, Fast Company, Personnel Journal, Marketing News, Inc., Business Marketing Association News, Nature Conservanc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nd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e has been featured in Fast Company, The Columbus Dispatch, Sam's Club The Source, Tanning Trends, Quality Progress, The Masterful Coaching Fieldbook, The Knowing-Doing Gap and Abolish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s.



Daniel J. Levinson (May 28, 1920 – April 12, 1994), a psychologist,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field of Positive Adult Development.
此篇談的是生意不順要裁員的事/流行做法/反思,
我從它認識到 Kelly L. Allan等人。

Why_Deming - Kelly Allan Associates, Ltd.



Feature Article FromKelly Allan Associates, Ltd.
 

Why Deming?
Why Now?


Although the actual percentage is unknown and probably unknowable, our estimate from experience with companies around the world is that about 80% of what Deming had to offer in his New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is untapped. Unknown and untapped.
80pct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晚上8:32 沒有留言: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零檢出、未檢出、零汙染



提問:Dr. Dening 在Out of the Crisis 一書中怎麼說的,請比較。


*****
每次在看食品廠商檢驗報告的時候,總是會出現許多專有名詞:零檢出、未檢出、零污染等等。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些事真的、那些是虎爛呢?更有哪些,是打算魚目混珠呢?

讓義美來告訴你!
http://www.setn.com/News.aspx?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被民眾譽為「台灣最後的良心」的義美食品,在公布要出售自家用的豬油後,最近又要教民眾如何在食品上「趨吉避凶」!前(25)日,義美於官方臉書分享了「食物食品檢驗新概念」,讓台灣民眾可以自行解讀食品檢驗後,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為何,邀請全民一同避免食品汙染,趨近「環境背景值」的品質管制。
 
義美向民眾分享「食物食品檢驗新概念」,告知民眾零檢出、未檢出、零汙染,三者的差別為何,義美食品指出,由於全球環境汙染,「零檢出」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未檢出」則應該要清楚說明是在何種檢測單位(百萬分之一、十億分之一、兆分之一等精密度)的情況下;「零污染」若是指所有化學物質,也不可能存在。
 
民眾對此感到相當感動,紛紛表示義美食品堪稱「國寶」級的業者,並表示支持,希望能持續秉持良心經營,並盼義美能在台灣各縣市多設點,讓更多人購買讓人安心的食品。
 
 
以下為義美公司於臉書發表全文:
 
義美食品公司 分享 
「食物食品檢驗新概念」 供您自我解讀危害程度 趨吉避凶!
 
零檢出:在目前全球環境污染壓力下,不可能真實存在。
未檢出:應該清楚說明是在ppm(百萬分之一)、ppb(十億分之一)、或 ppt(兆分之一)的檢測單位(精密度)情況下。
零污染:若是指所有化學物質的話,事實上,不可能真實存在。
 
避免「食物、或食品」的污染,趨近「環境背景值」的品質管制,是我們所能做的,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晚上9:25 沒有留言:

追想録 ミスターQC 米山高範、2014年度デミング賞各賞、日経品質管理文献賞


在FB天天可以看到孫兒的生活照.....他們這一代能保有的記憶,可能比我們多十年以上:兒童時代不到一歲起的4年,老年近10年.....這肯定是幸福。
有很長的時間沒到日本科技連的網站:打入JUSE,英文的2014年度戴明獎出爐了,不過,"文獻獎"(書)只有日文版。到日文版,竟然發現世稱"Mr. Quality"的米山高範先生過世的追思網頁,壽84歲。做為先生著作的讀者,也只能默禱先生安息。
有心的讀者,或可觀摩JUSE如何處理追思紀念書和追思會影片:
http://www.juse.or.jp/about/1301/
日科技連 | 日科技連のご紹介 | ミスターQC 米山高範
元 コニカ(株)(現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取締役会長・社長を務めた米山高範氏が2014年2月16日に逝去されました(享年84歳)。米山氏は,品質管理の重要性,必要性を深く熟知した企業経営者のお一人として,またわが国の品質管理界の重鎮として,産業界の品質活動の発展に多大な貢献をされました。まさに“ミスターQC”というにふさわしい米山氏を偲んで、追想録を作成いたしました。
JUSE.OR.JP



ミスターQC 米山高範

元 コニカ(株)(現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取締役会長・社長を務めた米山高範氏が2014年2月16日に逝去されました(享年84歳)。米山氏は,品質管理の重要性,必要性を深く熟知した企業経営者のお一人として,またわが国の品質管理界の重鎮として,産業界の品質活動の発展に多大な貢献をされました。まさに“ミスターQC”というにふさわしい米山氏を偲んで、追想録を作成いたしました。


追想録 ミスターQC 米山高範
   表紙
 
  思い出の写真 
 
 
 
  第1部 米山高範さんの足跡
  第2部 米山高範さんを讃える
  第3部 米山高範さんの素顔と語録「米山哲学」
  付録1  雑誌・新聞・著書などからひろう「人間 米山高範」
  付録2  QCサークル誌、品質誌、品質管理誌ほか、
        品質管理シンポジウムなどの記事紹介
   
    米山高範氏を偲ぶ会動画(拡大して見る)
  


2014年度デミング賞各賞、日経品質管理文献賞 受賞者一覧

 
 デミング賞委員会は、2014年度の「デミング賞本賞」「デミング賞普及・推進功労賞(海外)」「デミング賞」「日経品質管理文献賞」を次の通り決定いたしました。
授賞式は11月12日(水)17:30~18:15に、同受賞記念祝賀会は同日18:30~19:30に、東京・大手町の経団連会館で開催予定です。
また、同日に、授賞式に先立ちまして、受賞者による受賞報告講演会を12:55~16:30に開催予定です。
 
 


1.デミング賞本賞


 
 

鈴木 和幸 氏
電気通信大学大学院 情報理工学研究科
総合情報学専攻 教授

 
 

2. デミング賞普及・推進功労賞(海外)


 
 

Mr. Kan Trakulhoon
 President & CEO, Siam Cement Group

 
 

3.デミング賞(組織名五十音順)


 
 

GC America Inc. (アメリカ)
 取締役社長 鈴木  豊 氏

株式会社セキソー (愛知県岡崎市)
 取締役社長 山田 信二 氏

Mahindra & Mahindra Limited, Mahindra Powerol Business (インド)
 Mr. Ashok Sharma, Chief Executive

 

 
 

4.日経品質管理文献賞(文献名五十音順)


「JSQC選書23 会社を育て人を育てる品質経営 ―先進,信頼,総智・総力―」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品質管理学会監修
深谷 紘一 著

発行所:一般財団法人日本規格協会
深谷 紘一 氏(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相談役)


「新版 信頼性ハンドブック」

日本信頼性学会 編

発行所:株式会社日科技連出版社
日本信頼性学会


「TQMの考え方とその推進」

光藤 義郎 著

発行所:株式会社日科技連出版社
光藤 義郎 氏(文化学園大学 特任教授)


「JSQC選書21 低炭素社会構築における産業界・企業の役割」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品質管理学会監修
桜井 正光 著

発行所:一般財団法人日本規格協会
桜井 正光 氏(株式会社リコー 特別顧問)


「品質管理特別講義 基礎編」
「品質管理特別講義 運営編」

飯塚 悦功 著

発行所:株式会社日科技連出版社
飯塚 悦功 氏(東京大学名誉教授)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上午8:41 沒有留言: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美國的軟體問題讓2014年有4次州際停電; Big Data for busin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No major outages affected an entire state or multiple states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In 2014 alone, there have been four.
How a dumb software glitch kept 6,600 calls from getting to 911
For six hours, the outage disconnected the entire state of Washington...
WASHINGTONPOST.COM


Big Data for busin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Professor Vania Sena
Director of the ESRC Busin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Data Research Centre.October 15, 2014

Social science is making increasing use of Big Data. However, working with Big Data creates many challenges of complexity, security and dissemination. Professor Vania Sena outlines how the work of The ESRC Busin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Data Research Centre can unlock the potential of big data for the benefit of organisations,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and for policy makers.
Photo Credit: Infocux Technologies
Photo Credit: Infocux Technologies
Big Data are the talk of the day. As the joke goes, everybody likes to talk about them but in reality not everybody is entirely sure about what they are and how or if they can be of any use.
The label definitely does not help either: what does “Big” exactly mean when we talk about Big Data? As any social scientist knows far too well, data can easily become “big” as soon as they are matched and merged with other data-sets with the result that data storage may be problematic and traditional methodologies for their analysis may not be useful any longer.
So, does “Big” simply refer to the size of the data or is it a reference to their complexity?  More importantly, given the fact that data (in whatever shape and size) have always been available, can we really be sure that they offer a real opportunity to organisations and if so, how?

Complexity

These are very complex questions and in an attempt to answer them, I will start from the standard definition of Big Data based on the so-called 3V model. In 2012, Gartner defined Big Data as “high-volume, high velocity and/or high variety information assets that require new forms of processing to enable enhanced decision-making”.
Although it is widely used, I also like to add to the 3V definition additional key features of Big Data which make them so interesting. First, they may be both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mostly because they com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ink of Twitter vs. the Census data).
Second, they are routinely collected by organisations even if they are often collected for other reasons. This last feature makes them quite relevant to organisations’ performance: as a by-product of organisations’ activities, by definition they may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processes,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which can help them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retailers hav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consumers (and their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ir preferences and their daily (or weekly) spending. These data may have been produced while customers pay for their shopping and in this sense the data collection is just a by-product of the retailers’ main 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se data may contain quit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ir customers that will let them understand how to use their promotion schemes to nudge consumers into buying specific items, for instance.

How big?

How big are these new types of data? Again this is a relative concept that varies as processing power increases. A few years back Big Data sizes ranged from a few dozen terabytes to many petabytes in a single data set and they are still growing toda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nature of the notion of size, it is preferable to use the notion of complexity when discussing Big Data. Complexity here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se data can have been created by merging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structured and unstructured) and therefore their management and curation can be complicated.
This leads to another important issue: even if it is true that data have always been around, in reality it is only now that we have the computational power which allows to store, curate and analyse these complex and large datasets.
Consider the above example of the retailer and its shopping data. By definition, a dataset which lists all the items which have been bought by each customer every day in a store is large. In the past, the retailer would have discarded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and just tried to store and make sense of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data, very likely aggregated by store. However, today, the retailer can store all the produced data and it can have access to techniques that allow to extract from this very detailed dataset that can help their profitability.

Data research centres

In reality most organisations do not seem to be able to exploit fully these data and equally they do not seem aware of the techniques that would help them.The ESRC Business and Local Government Data Research Centre is one of the three data research centres which have been funded by the ESRC exactly to allow local governments and business to benefit from the Big Data revolution. The Centre’s strategy for delivery is based on a multi-pronged approach articulated in the following elements:
a) the creation of a physical repository based at University of Essex where the Big Data provided from both businesses and local authorities will be securely stored and provide users secure access points to the data.
b) a research programme providing methodological advances for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as well as an innovative, substan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gramme on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 a Training and a Knowledge Exchange programme which will also offer users a suite of big data solutions
d) an Eng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me aiming at creating awareness among citizens of the benefits and the costs associated to the use of Big Data as well as of the need of using them in a responsible way.
Understanding big data is a big deal for everyone. By exploiting and understanding data we can help businesses grow and help inform public policy for a better society.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下午6:26 沒有留言:

魏應充被拘、康師傅;中國大眾汽車召回案例





2014年10月18日09:21

頂新前高管魏應充因摻假油丑聞被拘

台
灣檢方已拘留頂新國際集團(Ting Hsin International Group)的一名前高管。這家食品巨頭正面臨銷售摻假食用油的指控。

今年57歲的魏應充是持有頂新國際集團多數股權的魏氏四兄弟之一。台灣檢方稱,他自周四晚間以來一直因欺詐等指控被拘留審問。

頂新國際集團未回復尋求置評的電話。

台灣衛生福利部上周表示,頂新國際集團的兩家食用油生產公司頂新制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Ting Hsin Oil and Fat Industrial Co.)和正義股份有限公司(Cheng I Food Co)數年來為降低成本將飼料油混入食用油脂。政府已勒令這兩家公司關門停產,并拘捕了兩家公司的代理董事長和總經理。

魏應充及其弟魏應交周四在電視直播的新聞發布上就引起各界關切而致歉。

這是頂新國際集團的油產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第三次在台灣卷入食品安全漩渦。今年7月份,該集團的供貨商強冠(Chang Guann Co.)被當局指控使用從餐館及屠宰場廢棄物榨取的油制成劣質豬油出售給買家。記者周五致電強冠尋求置評,但電話無人接聽。

2013年年底,當局發現頂新國際集團向附屬公司味全公司(Wei Chuan Foods Corp.)提供不合格的油,味全公司再將最終產品出售給消費者。

為了平息公憤,頂新國際集團周四表示,將全面退出台灣油品市場,并捐獻新台幣30億元(合1億美元)幫助政府加強食品安全監督和管理工作。
頂新國際集團是台灣一家主要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台灣食品制造商,這家公司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大陸開展業務。頂新國際集團也是中國最大的方便面生產企業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Tingyi (Cayman Islands) Holding co., 簡稱:康師傅控股)的母公司。

最新的這起食品丑聞也在網上引發了抵制所有頂新國際集團產品和品牌的活動。味全食品股價自10月8日以來已經下跌了30%。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Center for Food Safety)周三稱,將立即全面禁止進口和銷售台灣生產的食用油。

台灣周五任命前食品科學教授蔣炳煌擔任衛福部部長,以期恢復消費者對台灣食品的信心。

Jenny W. Hsu



2014年10月15日09:36

康師傅重申大陸產品不存在安全問題

方便食品及飲料生產商康師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Tingyi (Cayman Islands) Holding Corp., 簡稱:康師傅)再度澄清食品安全問題。

康師傅表示,注意到近期關於食品安全的訊息相對混亂,而該公司與台灣味全食品工業股份、頂新製油實業股份及正義股份各為獨立經營法人,並無直接關聯。

康師傅同時表示,其在中國大陸生產與銷售的產品,均無涉及台灣油品事件,亦未從台灣進口相關油品原料,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央視周日播放的《新聞直播間》節目,推出超過6分鐘的頂新問題油事件系列,並點名頂新為康師傅母公司。

這已是短期內的第二度澄清。康師傅上月中曾稱,涉及使用劣質豬油製造的康師傅品牌“精燉蔥燒排骨湯麵”產品,只是授權台灣味全使用其商標、並於台灣製造及銷售,在中國大陸製造及銷售的所有速食麵均無從台灣進口原料或產成品,且全部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

受到相關報導拖累,康師傅股價連跌四日,週二續挫4.7%,收於18.96港元的13個月低位,並為跌幅最大的恒指成份股。
John Wu發稿



014年10月18日10:23

大眾:在中國召回汽車并非因產品存在缺陷

歐
洲最大汽車集團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 ,VOW.XE)周五稱,在中國召回逾58萬輛汽車是因為駕駛者造成的損壞,而不是車軸本身存在缺陷。

大眾汽車的新聞發言人表示,受損案例在中國出現后,該公司檢查了40個多車軸,發現每一個受損的案例都是由于與車軸連接的扭轉曲柄斷裂。

大眾汽車稱,在每一個受損的案例中,當駕車人遇上嚴重追尾事故時,車軸便會受損,連帶扭轉曲柄也受到破壞。在每一個案例中,駕車人繼續駕駛車輛而沒有送廠檢修,導致扭轉曲柄斷裂。

這一問題涉及甲殼蟲汽車以及新速騰汽車的車軸。在全球銷售的甲殼蟲汽車是在墨西哥生產的。新速騰是大眾第六代捷達(Jetta)在中國的名稱,是和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China FAW Group co.)合資生產的。

該發言人還稱,為了安撫對大眾在中國召回汽車的消息感到擔憂的客戶,大眾汽車還在德國召回15,500輛使用同一款車軸的汽車。他說,在德國召回這些汽車不是因為技術原因。

大眾汽車或許要召回更多汽車進行檢查。大眾表示,預計美國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將在今日就是否要求大眾汽車在美國召回汽車一事作出決定。

William Boston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清晨7:10 沒有留言: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小記戴久永老師


2013.8.25
2014.10.17戴久永從csq來訪。送他羅文森的《懷念大學歲月與我的良師益友》,多談他的軍旅砲兵的小腐敗故事、食安問題、張忠樸尋智獎學金,....介紹adsense;他送Alain de Botton 《旅行的藝術》 廖月娟譯,台北:先覺,2002/2004/11刷、教科書:《統計學:方法與實務》,台中:滄海;《管理數學》(第2版),台北:新頁,全彩,約510頁A3,定價550元。
---

我跟戴久永老師談我當預官時,某獨立連的連長,將能夠”吃”的資源,都吃掉,包括許多有技能的兵,都放假在台北私人住宅內部裝璜…..
他跟我談在當預官(60年代末)時,被長官利用是: 被吉普車等接受到他家去當數學家教----免費的---好處是放假方便多,而且經常是他的上級的上級先准假的。
他穿女兒從比利時丁丁博物館買的”我愛(I Love NY之Heart 圖)丁丁(圖/頭)” ,去參加玄奘大學同學的聚會。我說做老師的有這種聚會這最欣慰,他說交大的學生比較傲,不像玄奘的學生有的可以打成一片……..恰巧我買了拿鐵、他帶來花蓮市豐興餅鋪的小月餅,我們就聊起許多趣事。
他提陳寬仁老師說的德國人修青島地下水道,當時依標準在附近埋設備件,近百年之後都還讓後人受惠*。交大在台的校地原要遷西子灣,不果,新竹新校區開始嫌太大,後來發現滿載,全無規劃。中國有四所交大,二所歸教育部管,另兩所歸交通部,財力差距大,另外”西安vs 上海”交大在爭誰是交大的”本家”…….。
他已不看韓劇,可是我只知道他在玄奘大學是教國際企管的,所以現在力克台灣電視過份本土/一致化傾向,想方設法保持國際視野,值得我們學習。

*網路傳的資訊

德國人在青島
「德國人一共在中國青島待了17年,沒修別墅,沒蓋大樓,沒搞佈滿噴泉鮮花和七彩燈光的廣場,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沒人看得見德國佬做的這些,基本上屬於吃力不討好。可是100年以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
【施工標準】:青島原德國租界區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介面零件需更換,經查詢,當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個德國企業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中方依建議果然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這就是德國人照規定做事,絕不馬虎的精神。
----

戴久永老師來台北做骨質疏鬆檢查,順便過來長聊。首先是生活作息,每天早晚到輕軌車站接送在台北上班的女兒。其間到馬偕做物理治療16次—將唐詩80首(中國小學的要求)輸入手機,有空背背。看韓劇李算,談韓國士大夫等精英集團可以敵國王。中國大力買單,所以等國民黨的公務員制度破產,而中共概括承受時即可統一。
他講身世: 在溫州某小學讀過一年級。他與母親如何從大陳到基隆,父親接人給海關看的是一張全家在上海的相片。他兩個留中國妹妹的遭遇天壤之別。我們談許多,包括法輪功新唐人電視台的有信服力的中國分析。最後是台灣交大教師團到中南海與江澤明合照的故事。江說應該到新疆去看”油田”等等 (長城算什麼?)……



隨緣趣味雅 http://trivia707.blogspot.com/

趣味雅是trivia的中譯 凡是有趣的雞毛蒜皮的資訊,無論是詩詞,歷史,數學或是管理的內容,都是收集與分享的對象。 可曾想過也許不經意的一份資料可能會引起有緣人的興趣,改變他(她)的一生。
     戴久永序於新竹隨緣齋



戴久永
作者簡介:
1976-2000任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2000-2010任職玄奘大學管理學院


----
2013.3.22/23


戴兄
我多沒空去台大. 不過今天請III(資策會)的人幫忙查兄在中時系統的文章.
他們說包括提到你大名的文章總共約240篇.
所以要不要有天到台大圖書館來練兵.....
----

Hi HC
多謝你沒忘記 何時方便指導如何download這些資料   戴久永上

----
必須到臺大圖書館去.
你有空過來一起去. 都有時間陪好朋友收集回憶.
記住臺大圖書館要備身份證件

 ----
 2013.3.26 戴久永老師來電叫我等他吃午飯.
他要進圖書館喚回昔日的拿稿費的日子

  他12點36才打電話來說要從新店出發到我處--我知道從新竹上台北一趟不易---我可是很幸運. 窗外的園子有胖胖的長尾鳥黑白相間. 還有豔陽. 對面處處紅花粉紅花. 趁機寫下昨完翻過的幾本巴哈....《巴赫傳》The Bach Reader: http://hcbooks.blogspot.tw/2013/03/the-bach-reader.html

---

感謝戴久永老師

11月16日陳老師的慶生會上,戴久永老師贈我兩本藏書,其中《劉振品管文存》的目次等,我將它們上網了劉振 (Liu Cheng ) 先生 。今天翻另外一本: W. Edwards Deming《品管九講》(初版/增訂本) 劉振編譯,中國生產力中心‧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70/1972
原先我已將《品管九講》第一版收入
新書:《 戴明博士文選: 統計品管到淵博知識》The Essential Deming
 
而我當時也知道增訂版的內容,不過十年前請中油的朋友找那些標準,發現印刷拙劣。而《品管九講》(增訂本,訂價60元)的這些都已重新校譯/排版,很好。......

我想最精彩的部分是照相製版部分(19張照片),比初版大幅增加,而且資訊很有意思。1970.11.20在台北場和27日的高雄場的品質管制研討會,參加者均約200人, 全部西裝革履。唯一遺憾的是可能沒有女性參加,可見當時的女權狀況。


----今晚戴老師給我一封電郵
Dear HC前些日子你曾提到我在學會曾出版TQM 後來又在外出版同書 附上一份資料供你參考 只想告訴你我沒胡亂來 祝 耶誕快樂              戴久永上




 小記戴久永老師
感謝戴久永老師贈《品管九講》(增訂本)等 之後該補充一下。


今天偶翻: (Alexandre Dumas l802~1870)《大仲馬美食詞典‧公雞》楊榮鑫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94-5頁:
拿破崙一世拒絕將古高盧的公雞放在旗上當徽識,因為牠會被狐狸吃掉。然而這不能代表民眾的想法。大仲馬說,


「一言以蔽之,公雞是很招人愛的動物,漂亮 、勇敢、還有一副嘹亮的好嗓子,很好地代表法蘭西精神。……」


讓我想起戴久永老師和他的一處妙譯:

有個故事說:農莊裡有一隻叫「強啼夠力」(Chanicleer) 的公雞有套理論。牠每天振翅高啼,接著太陽就會升起。其中的關鍵很清楚:牠的叫聲讓太陽升起,因為牠的重要性無可置疑。…… (戴明《新經濟學》台北:天下文化,1997,頁115)--Chanicleer 很有名,請找Google的圖片看看。


我與戴老師一定八零年代初或中就認識,也許因為他回國早期翻譯一些科普的作品。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我們竹北飛利浦公司的「hc讀者會」有一次到交通大學去請戴老師開間教室,讓他忙得團團轉。……他跟我們常常有共同的聚會,譬如說1995年12月,我們在品質學會合辦戴明博士紀念研討會。報名者有兩位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編輯。原來他們正在物色翻譯戴明博士的人。

記得九零年代中,有次學會在交通大學舉行。此次我見識老師之間關係不很融洽。我與晃三兄等人到戴老師家裡去暢談。之後,他從交大退休,再到玄奘大學任教。這兩所大學的學生程度和求學意志可能差別很大,戴老師很有耐心的侍奉學生,師生盡歡,直到前年他可以領第二筆退休金 (之後,他來有機會體會,兼任教授的鐘點費,也是食之無味的……)。他有好幾次在善導寺教校外MBA課,而如果碰到學生對TQM等有興趣或買書不心疼的,他會介紹來我處。
教書間,戴老師還是編寫教科書,我想他編的教科書可能十來本,我們談過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分別發展出的作業研究學的先驅者。他的書房有許多寶,我跟他借過幾本名著拷貝,很謝謝他。

我在網路上找到這兩篇,多少可說明上文。第一封可能是1998-99年。

漢清兄
多謝您賜贈《熱愛品質》與《精實系統革》命二書,對於您在書後的評論很有興趣。
Mt. Edgecumbe High School網址:www.mehs.educ.state.ak.us
戴久永

2007/11/20戴久永教授來訪。(他帶3個黑糖饅頭來,吃了兩個哲文的橘子,拿走一本新版的 Lean Thinking, 講了許多故事--電視台錄影 介紹 {第四代管理}。我跟他說,5年多年前一群朋友參加忠樸的喪禮之後,到現在坐的地方,大家可惜忠樸英才早逝....)
他三年之後再次退休---我說了Tony 陳寬仁老師的積極作為 。從交通轉玄奘的這5-6年,他起碼編寫了五本書,譬如說 《管理數學》《統計的分析與應用 》《全面品質管理第二版(戴久永著)》《作業研究》等。

每種書,多少比一般教科書多一點"人文小貼示"(角落) 。譬如說,找到 operations research之hall of fame,介紹 game theory and linear programming之間的關係,這牽涉到著名的數學天才 von Neumann 。他還舉一著名數學家Albert William Tucker.
又,IFORS' Operational Research Hall of Fame. Albert William Tucker. Mathematical pione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game theory,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 ...進一步: 戴久永教授談 Albert William Tucker.





2012.12.25 戴老師晚上6點20分才到。之前,他打電話說,會遲到, 如果我不在,就將書放在隔壁書店。我說,等他。不過沒想到他來訪遲久久,並且要趕下一場。他解釋說上周末沒來,不是怕錄影,而是另有他事。
我跟他說去年年終,他送兩篇: 把聖經像文學來讀/聖經可以當文學來讀嗎?
我有感謝這兩篇。昨晚回去, 還有機會看完:62屆『NHK紅白歌合戦』(エヌエイチケイこうはくうたがっせん):陰勝陽衰。好兆頭。
不過,我更喜歡看接下去30分鐘報導全日本各地 (以佛寺為主)的新年平安祈福。
想起川端康城小說中京都的火車道上得孤獨對窗鏡哈氣回憶的愛人……
戴老師贈書物:
抽印本 On Some Statistical Aids Toward Economic Production by W. Edwards Deming, Reprint from INTERFACES, Vol.5, No. 4, August, 1975 這篇是戴明投稿美國工業工程學會的刊物,我在十幾年前去信取得翻譯的許可,不過沒有翻譯。或許該努力一下。
洪銘水,林載爵等編《東海風: 東海大學的歷史》台中: 東海大學出版社, 1995.11
此書最相思。我問戴老師為什麼有此寶物,他說你忘了我兒子是東海畢業的。他的兒女二人分別在美國東西兩岸工作,所以他們夫婦經常去美國當美國人的祖父母。男的念工業設計。日子過得真快。
數本複印書:  Statistics: A Guide to the Unknown 此書第一版1972 台北美亞有翻印 。陳寬仁老師2011年贈我原版書。戴久永老師2012.12.25 贈我第3版1988 的複印版 。 第4版是2005。
SPC SIMPLIFIED: Practical Steps to Quality by Robert T. Amsden, et al., New York: Quality Resources, 1986/89
The Memory Jogger Plus+: Featuring the Seve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ools by Michael Brassard, GOAL/QPC, 1989/  Software. 這是英文界的暢銷口袋型書,作者以此為基礎開設出版社,並與許多名著合作,推出口袋書,譬如說與Joiner Associates 合作 Team Memory Jogger 等等。
《ISO 9001 國際標準:中英對照,圖解及問答篇94年新版》台北: 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95。這書是台肥公司編撰的,參考王晃三理事長的「序」。
《牧師與你》與《令人驚奇的上帝》RBC Ministries 的探索叢書之二。
 ----
 戴久永老師絕對會去諮詢Google 的所以
我以前記陳寬仁老師的西瓜理論都會被他找出來.....
2013年年初我與錦坤兄談一首對聯
他幫我們找出是李白的作品
 戴久永告訴我們:


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今天2013.1.8 下午戴久永老師到”新光”之餘,來我處聊天。饗以Justing 送的巨梨半顆。戴老師今天送我一些他的數十篇大文的剪報或複印稿----譬如說,1997.1.15《工商時報‧財經書選‧淵博知識四日通》—它是我社出版的《戴明博士四日談》的書介。他講他從交大退休、轉玄奘大學之後、所受到的一些不同的待遇;最好玩的說些盧先生收藏成癖、到金門酒廠輔導時、發現非賣品之酒當中有一瓶是某名家的畫作、他如何想方設法、要金酒將它轉為salable product、納入收藏品。我跟戴老師講盧先生如何巧遇林部長、有機會做為中鋼公司的官股代表董事。
我給戴老師建議並示範說明、他如何將他近二百篇的文章、做目錄、備電子檔 (譬如說、國家圖書館的編目、《工商時報》的許多文章如何利用大學的圖書館進入資料庫去download.
將這些散慢的文章編輯之、可以利用的方案有五個…….
我還跟他解釋我所知道/了解的戴明博士的”新經濟學”的意思 (許多例子)…..
他說美國某人得某學會之某獎章、必並有一場不錯的答謝文章 (我說Deming 得Shewhart講的文章題目是The Use of Theory)、我笑說、要獎還不容易、2015或2014年”我院”可用某獎謝貴大作《戴久永品質管理學精華錄》……
我跟他說他的”problem solving”類必須有些應用例子。他說上回他家去Okinawa、發現日本廠商在”九(七)龍珠” vending machine上的巧思‧
----
我想此本目錄介紹得很精要. 美國藝術家的作品多少可以反映時代之氛圍
譬如說80年代日本的產品之競爭力很強    給美國很大的壓力
本書至少有二則與此相關Whitney Biennial 1989, Guide(, Documenta IX , 1992...




 -----戴久永老師的一些文章



文章(數學傳播)
 現代統計學的發展                            戴久永
 數學世家柏努利家族                          戴久永
 天才數學家──伽羅華                        戴久永
 機率名題二則漫談                            戴久永
 英才早逝的黎曼                              戴久永


戴久永 -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中文期刊篇目系統:查詢服務
139筆
1 我國公務人員工作滿意認知因子之探討 劉祥得 ; 林博文 ; 戴久永 人事月刊 42:5=249 民95.05 頁3-18

2. 思考品質--認識自己 戴久永 直銷世紀 129 民92.09 頁20-21
3. 品質管理的三種聲音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39 民91.09 頁76+78+80-81
4. 建立品管系統方能掌握全局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38 民91.08 頁76-78
5. 問題解決的最高境界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37 民91.07 頁74-76
6. 激勵有方領導才能有成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34 民91.04 頁32-35
7. 企業轉型與績效評估的省思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31 民91.01 頁22-25
8. 是哭﹖是笑﹖端視你的工作觀而定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30 民90.12 頁134-136
9. 換了位子就應該跟著換腦袋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9 民90.11 頁118-119
10. 敬悼品質大師克勞斯比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8 民90.10 頁34+39-41
11. 品質領導 標竿學習 戴久永 電子檢測與品管 48 民90.10 頁70-72
12. 企業專案管理當道的時代來了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7 民90.09 頁50-52
13. 六個希格瑪與D-M-A-I-C循環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6 民90.08 頁70-72
14. 從雍正王朝論政府再造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5 民90.07 頁88-90
15. 創新有理革心有功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4 民90.06 頁82+84+89
16. 客戶關係從「心」出發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3 民90.05 頁130-131
17. TQM與環保課題的省思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2 民90.04 頁110-112
18. 百年回首論品管 戴久永 電子檢測與品管 46 民90.04 頁37-40
19. 個人e趨勢的省思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7:4 民90.04 頁23-25
20. e世代的N與I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1 民90.03 頁88-90




21.   戴久永品質管制月刊 37:2 民90.02頁43-46國圖已掃描
22.   戴久永管理雜誌 320民90.02頁118-120
·                                 國圖已掃描
23.   戴久永品質管制月刊37:1民90.01頁27-29
·                                 國圖已掃描
24.   戴久永管理雜誌319民90.01頁82-84
·                                 國圖已掃描
25.   戴久永管理雜誌318民89.12
·         頁128-130+134
·                                 國圖已掃描
26.   戴久永管理雜誌317民89.11頁76-78
·                                 國圖已掃描
27.   戴久永管理雜誌313民89.07頁82-84
28.   戴久永電子檢測與品管43民89.07頁78-80
·                                 國圖已掃描
29.   戴久永管理雜誌312民89.0頁60-62
30.   戴久永品質管制月刊36:6民89.06頁32-33
·                                 國圖已掃描
31.   戴久永管理雜誌311民89.05 48-50
·                                 國圖已掃描
32.   戴久永品質管制月刊36:5民89.05 頁37-39
·                                 國圖已掃描
33.   久永管理雜誌310民89.0頁28-30+32
·                                 國圖已掃描
34.    戴久永電子檢測與品管 42民89.04 頁68-71
·                                 國圖已掃描
35.   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6:4民89.04頁29-31
36.   戴久永管理雜誌309民89.03頁102-104
37.   戴久永管理雜誌308民89.02頁26-29
·                                 國圖已掃描
38.   戴久永品質管制月刊36:1民89.01頁35-38
·                                 國圖已掃描
39.   戴久永管理雜誌307民89.01頁43-45
·                                 國圖已掃描
40.   久永管理雜誌306民88.12頁32+34+36-37
·                                 國圖已掃描
        21.   面對21世紀的品質新思維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7:2 民90.02 頁43-46

        22.   標竿學習創造臺灣新競爭力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20 民90.02 頁118-120

        23.   追求五贏的品質新義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7:1 民90.01 頁27-29

        24.   戴明理論融入知識管理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9 民90.01 頁82-84

        25.   全球化品管:順勢者昌,逆「市」者亡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8 民89.12 頁128-130+134

        26.   以人為本,企業致勝的新管理觀念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7 民89.11 頁76-78

        27.   觀念創新,企業長青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3 民89.07 頁82-84

        28.   突破慣性思考邁向知識經濟 戴久永 電子檢測與品管 43 民89.07 頁78-80

        29.   E世代客戶關係管理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2 民89.06 頁60-62

        30.   持續改善顧客就會滿意嗎﹖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6:6 民89.06 頁32-33

        31.   顧客價值的五大金律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1 民89.05 頁48-50

        32.   追求顧客滿意強化競爭實力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6:5 民89.05 頁37-39

        33.   知識掛帥,創新為先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10 民89.04 頁28-30+32

        34.   從生活品質到優質生活 戴久永 電子檢測與品管 42 民89.04 頁68-71

        35.   由活用PDCA循環談起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6:4 民89.04 頁29-31

        36.   告別舊時代,迎接新經濟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09 民89.03 頁102-104

        37.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此時無形勝有形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08 民89.02 頁26-29

        38.   從生活品質到品質生活 戴久永 品質管制月刊 36:1 民89.01 頁35-38 摘要
        39.   [產品品質]持續改善並不足夠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07 民89.01 頁43-45

        40.   從顧客滿意到顧客價值 戴久永 管理雜誌 306 民88.12 頁32+34+36-37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下午5:21 沒有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網誌存檔

  • ►  2025 (12)
    • ►  7月 (2)
    • ►  6月 (3)
    • ►  5月 (2)
    • ►  4月 (2)
    • ►  1月 (3)
  • ►  2024 (28)
    • ►  12月 (3)
    • ►  11月 (2)
    • ►  8月 (1)
    • ►  5月 (3)
    • ►  4月 (4)
    • ►  3月 (4)
    • ►  2月 (5)
    • ►  1月 (6)
  • ►  2023 (19)
    • ►  12月 (4)
    • ►  11月 (2)
    • ►  10月 (2)
    • ►  7月 (1)
    • ►  6月 (1)
    • ►  5月 (6)
    • ►  4月 (2)
    • ►  3月 (1)
  • ►  2022 (26)
    • ►  12月 (2)
    • ►  10月 (8)
    • ►  8月 (1)
    • ►  6月 (1)
    • ►  5月 (6)
    • ►  4月 (3)
    • ►  3月 (2)
    • ►  2月 (3)
  • ►  2021 (42)
    • ►  12月 (2)
    • ►  11月 (2)
    • ►  10月 (7)
    • ►  9月 (4)
    • ►  8月 (1)
    • ►  6月 (2)
    • ►  5月 (6)
    • ►  4月 (7)
    • ►  3月 (4)
    • ►  2月 (5)
    • ►  1月 (2)
  • ►  2020 (92)
    • ►  12月 (2)
    • ►  10月 (5)
    • ►  9月 (5)
    • ►  8月 (14)
    • ►  7月 (7)
    • ►  6月 (8)
    • ►  5月 (4)
    • ►  4月 (7)
    • ►  3月 (10)
    • ►  2月 (15)
    • ►  1月 (15)
  • ►  2019 (145)
    • ►  12月 (18)
    • ►  11月 (11)
    • ►  10月 (6)
    • ►  9月 (3)
    • ►  8月 (5)
    • ►  7月 (4)
    • ►  6月 (14)
    • ►  5月 (16)
    • ►  4月 (10)
    • ►  3月 (21)
    • ►  2月 (12)
    • ►  1月 (25)
  • ►  2018 (63)
    • ►  12月 (4)
    • ►  11月 (10)
    • ►  10月 (6)
    • ►  9月 (1)
    • ►  8月 (2)
    • ►  7月 (9)
    • ►  6月 (9)
    • ►  5月 (5)
    • ►  4月 (1)
    • ►  3月 (6)
    • ►  2月 (5)
    • ►  1月 (5)
  • ►  2017 (46)
    • ►  12月 (6)
    • ►  11月 (9)
    • ►  10月 (6)
    • ►  9月 (5)
    • ►  8月 (4)
    • ►  7月 (3)
    • ►  6月 (5)
    • ►  5月 (3)
    • ►  4月 (1)
    • ►  3月 (1)
    • ►  2月 (1)
    • ►  1月 (2)
  • ►  2016 (91)
    • ►  12月 (1)
    • ►  11月 (2)
    • ►  10月 (10)
    • ►  9月 (5)
    • ►  8月 (5)
    • ►  7月 (13)
    • ►  6月 (5)
    • ►  5月 (7)
    • ►  4月 (6)
    • ►  3月 (11)
    • ►  2月 (16)
    • ►  1月 (10)
  • ►  2015 (103)
    • ►  12月 (4)
    • ►  11月 (4)
    • ►  10月 (12)
    • ►  9月 (11)
    • ►  8月 (12)
    • ►  7月 (15)
    • ►  6月 (3)
    • ►  5月 (9)
    • ►  4月 (10)
    • ►  3月 (4)
    • ►  2月 (9)
    • ►  1月 (10)
  • ▼  2014 (81)
    • ►  12月 (6)
    • ►  11月 (1)
    • ▼  10月 (7)
      • FRED WARMBIER和Kelly L. Allan
      • 零檢出、未檢出、零汙染
      • 追想録 ミスターQC 米山高範、2014年度デミング賞各賞、日経品質管理文献賞
      • 美國的軟體問題讓2014年有4次州際停電; Big Data for business and lo...
      • 魏應充被拘、康師傅;中國大眾汽車召回案例
      • 小記戴久永老師
      • 經理人短視拖累管理復興 Better Management Could Spur a New Era...
    • ►  9月 (3)
    • ►  8月 (5)
    • ►  7月 (9)
    • ►  6月 (5)
    • ►  5月 (12)
    • ►  4月 (9)
    • ►  3月 (6)
    • ►  2月 (11)
    • ►  1月 (7)
  • ►  2013 (119)
    • ►  12月 (11)
    • ►  11月 (6)
    • ►  10月 (10)
    • ►  9月 (10)
    • ►  8月 (24)
    • ►  7月 (17)
    • ►  6月 (12)
    • ►  5月 (5)
    • ►  4月 (2)
    • ►  3月 (8)
    • ►  2月 (9)
    • ►  1月 (5)
  • ►  2012 (66)
    • ►  12月 (10)
    • ►  11月 (20)
    • ►  10月 (4)
    • ►  9月 (3)
    • ►  7月 (7)
    • ►  6月 (2)
    • ►  5月 (5)
    • ►  4月 (5)
    • ►  3月 (4)
    • ►  2月 (3)
    • ►  1月 (3)
  • ►  2011 (115)
    • ►  12月 (6)
    • ►  11月 (6)
    • ►  10月 (8)
    • ►  9月 (2)
    • ►  8月 (9)
    • ►  7月 (2)
    • ►  6月 (8)
    • ►  5月 (16)
    • ►  4月 (13)
    • ►  3月 (12)
    • ►  2月 (14)
    • ►  1月 (19)
  • ►  2010 (157)
    • ►  12月 (18)
    • ►  11月 (17)
    • ►  10月 (25)
    • ►  9月 (11)
    • ►  8月 (16)
    • ►  7月 (15)
    • ►  6月 (13)
    • ►  5月 (6)
    • ►  4月 (5)
    • ►  3月 (9)
    • ►  2月 (16)
    • ►  1月 (6)
  • ►  2009 (199)
    • ►  12月 (10)
    • ►  11月 (13)
    • ►  10月 (9)
    • ►  9月 (1)
    • ►  8月 (9)
    • ►  7月 (10)
    • ►  6月 (19)
    • ►  5月 (20)
    • ►  4月 (26)
    • ►  3月 (46)
    • ►  2月 (24)
    • ►  1月 (12)
  • ►  2008 (221)
    • ►  12月 (18)
    • ►  11月 (10)
    • ►  10月 (19)
    • ►  9月 (15)
    • ►  8月 (24)
    • ►  7月 (37)
    • ►  6月 (29)
    • ►  5月 (9)
    • ►  4月 (3)
    • ►  3月 (20)
    • ►  2月 (14)
    • ►  1月 (23)
  • ►  2007 (81)
    • ►  12月 (32)
    • ►  11月 (25)
    • ►  10月 (17)
    • ►  9月 (4)
    • ►  7月 (1)
    • ►  4月 (1)
    • ►  1月 (1)
  • ►  2006 (8)
    • ►  12月 (1)
    • ►  10月 (4)
    • ►  9月 (1)
    • ►  8月 (2)
  • ►  2005 (7)
    • ►  11月 (1)
    • ►  9月 (1)
    • ►  7月 (2)
    • ►  6月 (1)
    • ►  5月 (1)
    • ►  3月 (1)
  • ►  2004 (5)
    • ►  12月 (1)
    • ►  10月 (1)
    • ►  9月 (2)
    • ►  4月 (1)
  • ►  2003 (2)
    • ►  8月 (1)
    • ►  3月 (1)
  • ►  2002 (1)
    • ►  12月 (1)
  • ►  2001 (2)
    • ►  9月 (1)
    • ►  5月 (1)
  • ►  2000 (4)
    • ►  12月 (1)
    • ►  11月 (1)
    • ►  7月 (1)
    • ►  5月 (1)
  • ►  1998 (3)
    • ►  9月 (1)
    • ►  8月 (1)
    • ►  2月 (1)
  • ►  1997 (4)
    • ►  12月 (1)
    • ►  8月 (1)
    • ►  7月 (1)
    • ►  2月 (1)
  • ►  1996 (7)
    • ►  12月 (1)
    • ►  9月 (1)
    • ►  8月 (3)
    • ►  5月 (1)
    • ►  4月 (1)
  • ►  1995 (7)
    • ►  12月 (2)
    • ►  10月 (1)
    • ►  9月 (1)
    • ►  6月 (1)
    • ►  2月 (1)
    • ►  1月 (1)
  • ►  1994 (1)
    • ►  8月 (1)
  • ►  1993 (4)
    • ►  12月 (3)
    • ►  4月 (1)
  • ►  1992 (5)
    • ►  11月 (1)
    • ►  8月 (1)
    • ►  3月 (1)
    • ►  1月 (2)
  • ►  1991 (5)
    • ►  11月 (2)
    • ►  10月 (1)
    • ►  8月 (1)
    • ►  7月 (1)
  • ►  1990 (3)
    • ►  10月 (2)
    • ►  8月 (1)
  • ►  1989 (1)
    • ►  1月 (1)
  • ►  1988 (2)
    • ►  8月 (1)
    • ►  1月 (1)
  • ►  1987 (2)
    • ►  9月 (1)
    • ►  5月 (1)
  • ►  1986 (2)
    • ►  10月 (1)
    • ►  8月 (1)
  • ►  1985 (1)
    • ►  8月 (1)
  • ►  1984 (2)
    • ►  8月 (1)
    • ►  1月 (1)
  • ►  1983 (3)
    • ►  10月 (1)
    • ►  8月 (2)
  • ►  1982 (3)
    • ►  12月 (1)
    • ►  8月 (2)
  • ►  1981 (4)
    • ►  11月 (1)
    • ►  8月 (1)
    • ►  1月 (2)
  • ►  1980 (1)
    • ►  8月 (1)
  • ►  1979 (2)
    • ►  12月 (1)
    • ►  8月 (1)
  • ►  1978 (1)
    • ►  8月 (1)
  • ►  1977 (1)
    • ►  8月 (1)
  • ►  1976 (1)
    • ►  8月 (1)
  • ►  1975 (1)
    • ►  8月 (1)
  • ►  1974 (2)
    • ►  8月 (1)
    • ►  1月 (1)
  • ►  1973 (1)
    • ►  8月 (1)
  • ►  1972 (1)
    • ►  8月 (1)
  • ►  1971 (1)
    • ►  1月 (1)
  • ►  1970 (23)
    • ►  12月 (5)
    • ►  11月 (1)
    • ►  8月 (9)
    • ►  7月 (1)
    • ►  3月 (1)
    • ►  2月 (2)
    • ►  1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