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百鳥朝聖:【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導言與介紹 鍾漢清 (Hanching Chung)


波赫士The Book of Imaginary Being的作品中,有一則故事說鳥王Simurge在中國留了一片羽毛。三十隻鳥決定飛往中國見Simurge。經過長途飛行,這三十隻鳥才發覺牠們都是這隻Simurge,牠們其實就是「一體」的。
【在1998年年底的戴明紀念會上,我講有關以西遊記比喻戴明晚年成道的故事。1999年,我讀J. L.Borges的《想像的動物》(台北:志文出版社,楊耐冬譯pp.164-65)的「知識樹上的不朽鳥西牟[1]Simurgh)」故事,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修成正道比喻。很顯然,Borges對此故事情有獨鍾,他又在《永恆的故事》(1936中的〈阿個莫塔斯〉,花了半頁的注解來說明、闡明:尋找者和被尋者,兩者同一,是一體的兩面。】--
「遠古的鳥王西牟(意思為「三十隻鳥」,牠在中國某地,拋下一根光彩奪目的羽毛。眾鳥兒知道了這件事之後,立即一陣騷動,牠們決定出發去尋找這位鳥王。
 開始的時候,有的鳥兒就喪失了勇氣,開了小差:因為夜鶯向改魂求愛去也;鸚鵡祈求能讓美麗永遠鎖在牠的籠中;鷓鴣(松雞)呢,牠不能在山中沒有個家好寄託;蒼鷺不能離開牠的沼澤;貓頭鷹不能沒有廢墟來棲身。
後來,眾鳥兒還是冒著險出發去了。牠們飛越七谷、七海(最後第二個海洋叫「迷海」,最後的名為「滅海」)。這隊伍中殘生的,受盡折磨卻沒離開的,最後只剩下三十隻。牠們歷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抵達西牟大峰。牠們終於得以見到鳥王。
最後,他們終於明白了,其實他們自己就是西牟;西牟也者,就是他們每個個體,也是他們的全體。」

Conversations with Dr. Deming's Colleague. Bill Scherkenbach 2 場錄音訪談

 https://podcast.deming.org/?blm_aid=1415368


Jul 21, 2025

What was it like to learn from Dr. Deming himself -- a decade before his name became legend in U.S. business circles? In this deeply personal episode, William Scherkenbach shares with host Andrew Stotz what it was like to sit in Deming’s classroom in 1972, join him for late-night chats at the Cosmos Club, and help...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日本知名居家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近期在中國遭遇重大挫折。



 日本知名居家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近期在中國遭遇重大挫折。日本經濟新聞等日本媒體指出,因無印良品的商標被中國公司註冊,致使毛巾、床罩等商品不能在中國國內使用「無印良品」的商標。擁有該品牌的日本良品計劃公司在中國國內展開訴訟,但接連敗訴。近日,中國的最高人民法院駁回了再審請求。良品計劃公司徹底敗訴。

「無印良品」的品牌成於1980年,品牌的創意是「沒有標記的好產品」。在物品充足的現代消費社會中,因過度的商業主義,消費者經常迷信於品牌,而忽略了商品原有的價值。「無印良品」作為對這種消費社會的反思,將「無印」作為立場,賦予「良品」這一價值觀,並且與日本古來重視「質樸」的美學相連結,認為簡約並不等同於單調,而是在某些時候可以超越奢華,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無印良品」的產品被日本社會歡迎,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居家生活品牌。1990年代開始,向全世界展開,現在已經在三十多個國家擁有分公司。200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沒想到的是,「無印良品」的商標已經被一家北京的公司在2000年就註冊完畢。中國的無印良品公司主張,其品牌的創意來自道家思想的「渾然天成」。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無關。
於是,日本的良品計劃公司展開了漫長的訴訟。但其訴求沒有得到中國法院的支持,正牌最後還是輸給山寨了。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