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歌星 Olivia Newton-John (1948~2022)、海豚之歌與日本抗議;唐津 一先生( Hajime Karatsu 、1919 - 2016)了解日本、製造業......參考N. Sasaki 和 D. Hutchins《日本式的品質管理—應用在歐美廠商的個案》鍾漢清編譯;「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上下)」鍾漢清

 

歌星 Olivia Newton-John (1948~2022)、海豚之歌與日本抗議;唐津   一先生( Hajime Karatsu 、1919 - 2016)了解日本、製造業......參考N. Sasaki 和 D. Hutchins《日本式的品質管理—應用在歐美廠商的個案》鍾漢清編譯;「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上下)」鍾漢清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692352239009856


****

2016年11月7日 — 希望通過這本書能讓更多真正愛國的中國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知己知彼,發奮振興中華。作者在書中闡述了以下問題及觀點: ·“中國威脅論”及其背景·中國能 ...


***

到最後,牛頓-約翰女士堅信她對觀眾友好的音樂方法。 “當人們認為因為它是商業性的,所以它很糟糕時,這讓我很惱火,”她告訴滾石雜誌。 “這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人們喜歡它,那就應該是這樣。”


To the end Ms. Newton-John firmly believed in her audience-friendly approach to music. “It annoys me when people think because it’s commercial, it’s bad,” she told Rolling Stone. “It’s completely opposite. If people like it, that’s what it’s supposed to be.”



Dame

Olivia Newton-John

Olivia Newton John (6707495311) (cropped to look large).jpg
Newton-John at the premiere of A Few Best Men in Sydney, 2012
Born26 September 1948
Cambridge, England
Died8 August 2022 (aged 73)
Santa Ynez Valley, California, US
Citizenship
  • Australia (from 1981)
  • United Kingdom
Occupation
  • Singer
  • actress
  • activist
Years active1963–2022
Spouses
  • (m. 1984; div. 1995)
  • John Easterling
     
    (m. 2008)



Newton-John's advocacy for health issues was presaged by her prior involvement with many humanitarian causes. Newton-John cancelled a 1978 concert tour of Japan to protest the slaughter of dolphins caught in tuna fishing nets.[109] She subsequently rescheduled the tour whe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ssured her that the practice was being curbed.[110] Her concern for these "beautifully evolved creatures" (as she called them in the Warm and Tender liner notes) is also expressed in the 1981 self-penned piece, "The Promise (the Dolphin Song)",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most tender, heartfelt vocals of the singer's career."[110] Newton-John said that "The Promise" (from Physical) was inspired by (and even channelled by) dolphins she met at Sea Life Park in Hawaii and attested: "It was strange. The morning after I was in the pools, I woke up and the words and melody were in my head. I think it was a gift from them."[82]


Newton-John 之前參與的許多人道主義事業預示著她對健康問題的倡導。 牛頓-約翰取消了 1978 年的日本巡迴演唱會,以抗議金槍魚漁網捕獲的海豚遭到屠殺。 [109] 當日本政府向她保證這種做法正在被遏制時,她隨後重新安排了行程。 [110] 她對這些“美麗進化的生物”(正如她在溫暖而溫柔的襯裡筆記中所說的那樣)的關注也表達在 1981 年的自寫曲目“承諾(海豚之歌)”中,被描述為“最 [110] Newton-John 說,“The Promise”(來自 Physical)的靈感來自於她在夏威夷海洋生物公園遇到的海豚(甚至被引導),並證明:“這是 奇怪。我在游泳池後的第二天早上醒來,腦海裡浮現出歌詞和旋律。我認為這是他們的禮物。”[82] GOOGLE 翻譯



N. Sasaki  D. Hutchins《日本式的品質管理應用在歐美廠商的個案》鍾漢清編譯,台北:新世界出版社【這本書之所以能出版,是因為我部門的一位同事的幫忙,出版社找他,不過他讓我。首頁有<譯例>,這是唯一的一本。】

附錄○「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上)」鍾漢清, 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3 ;「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下)」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4


***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紀念 唐津 一 ( Hajime Karatsu )先生--向 曾 繁城 先生 致敬 ; 賀台積電。日本擬邀請台積電等全球芯片製造商赴日建廠 2020.7.19


2020.7.19

日本《讀賣新聞》7月19日報導指,日本政府正考慮邀請全球芯片代工龍頭企業台積電與其他海外芯片製造商,與日本國內的製造商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盼望帶動日本國內的芯片行業發展。
日本擬邀請台積電等全球芯片製造商赴日建廠
RFI.FR | 作者: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日本擬邀請台積電等全球芯片製造商赴日建廠

日本《讀賣新聞》7月19日報導指,日本政府正考慮邀請全球芯片代工龍頭


monozukuri ;唐津一先生、曾繁城先生 ;Mitsuru Kawai, Hands-on Toyota exec passes down monozukuri spirit

http://demingcircle.blogspot.tw/2018/04/monozukuri-mitsuru-kawai-hands-on.html


紀念 唐津 一 先生(Hajime Karatsu)草稿之3:從《匠的紀錄》到《日経ものづくり》
先請各位"日経BP"所出版的一系列雜誌。
我可以跟各位談其中幾本我很熟的,故事要從1985年說起。
我將這些月刊請Google翻譯:有意思的是,《日経ものづくり》它無法翻譯,而這與Karatsu先生的論點很相關。
我再把故事啦到60年代起日本的《匠的紀錄》。
從20世紀末,日本似乎同意她們的產業/製造特色是ものづくり (造物),似乎要將它當立國之基礎,所以我們可以在日本的電視台如NHK等,看到他們在介紹某公司或某人的"技術"......

紀紀念 唐津 一 先生( Hajime Karatsu 、1919 - 2016年8月15日)草稿之二
相互比較兩個國家之間的產業,包括文化產業,很不容易取捨。
唐津先生對通信業、半導體業等等都很熟。
他的書中也談到日本的汽車業:美國的汽車出口量的前二名,都是日商;Toyota、Honda的車,都很受美國之喜愛。
最近,英國要脫歐盟,日本汽車業在英國的投資也很大,變成一重要議題:
Keeping Japan in the U.K.
The Japan Times
He has made it clear that the guarantee given to Nissan will apply to other Japanese automotive manufacturers with investments in Britain, namely ...
2016年,中國的汽車一樣蓬勃發展,連Volvo的高檔新車都要到"母國"生產了。不過,我們不知道背後的許多情資,包括日本汽車商在華的投資,無法盡一步討論。

2018.1.24
Ben Chen 新增了 4 張相片 — 與王培營


清華大學,名人堂

張忠謀說,既然要頒名譽博士,就不應該低調。

史欽泰先生今天另外有事,史夫人代表贈送書法賀禮。


簡禎富──和 Ben Chen 及其他 3 人
2017.1.11

127 紀念唐津一先生--向曾繁城先生 致敬 2016-11-23 HC Chu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8oNsF-v-U&t=865s
參考: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38572172?
中國向太空發射火箭,生產了數百萬部智能手機賣到世界各地,並建造高速列車。但卻可能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以前一直沒造出真正的合格國產圓珠筆。
一年前,李克強總理走上了國家電視台,批評這個看似簡單的高質量製造業方面的失敗。
李先生抱怨說,與德國,瑞士和日本的圓珠筆相比,中國本地製造的圓珠筆感覺"粗糙"。
高精尖
中國產圓珠筆原來的問題不是筆身,而是筆尖出墨的"球珠"。
這看上去似乎製造簡單,但造出優質"球珠"需要高精度機械和超硬、超薄鋼板。
簡而言之,中國鋼材質量不夠高。因此,它難以滿足圓珠筆要求的"精尖"。
沒有這個尖端能力,中國3千家制筆企業只能從國外進口這一關鍵部件,造成該行業每年這方面據稱要花費1.2億元人民幣(1730萬美元,1430萬美元)。
現在據《人民日報》報道,經過5年研發,中國國企太原鋼鐵集團認為已經解決了這個難題。
據報,第一批2.3毫米的圓珠筆筆尖鋼材最近已下生產線。
一旦實驗室測試完成,預計中國可以在兩年內逐步完全淘汰筆尖進口。
象徵意義
在某種意義上,中國能否可以造出一支國產筆,算不上規劃中系列大事之一。
高科技和創新製造是中國中央政府"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核心,它將幫助國內的經濟增長。
像圓珠筆這樣的低價值產品一直就不是個重點。
但圓珠筆尖的難題有很大象徵意義。
儘管中國製造的生鐵粗鋼佔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但中國高質鋼材仍嚴重依賴進口。
李克強總理指出,這凸現了中國製造能力需要升級的問題。
文化不同?
香港大學工業及機械工程學系主任黃建華教授說:"從歷史上看,中國從來就沒有能做好精密工程,圓珠筆就是一個例子。"
"圓珠筆的部件微小,非常精確,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黃教授說,只有在政府高度重視的航空航天和國防等領域裏,精密工程才有很大發展。
即使是智能手機和計算機,高端計算機芯片通常從日本和台灣進口。
黃教授說,中國缺乏精密工程要求的精益求精的文化。
他用普通話的"浮草"來說明這種現象。
他說:"這與日本和德國人的文化有很大不同。" 日本和德國人都以機械創新聞名。
他說:"我們中國人本應該是工匠,但不知何故沒有那麼好的精神。"
(BBC記者黃曉恩對此報道也有貢獻)


樂:我請Andrew Hsu找出1984.10 {電子所所訊}曾先生筆錄 Hajime Karatsu先生精彩的演講。徐文杰兄又答應請假前來"漢清講堂"助陣。

在"Blog :人物 People"記昔日長官曾先生,沒想到Facebook有7位同名同姓者!該不會是其長輩知道曾先生吧!
"IC廠廠長曾繁城博士寫出很精采的"演講記要"---{日本半導體界的TQC_曾繁城筆錄},登【電子所所訊 第85期、1984年10月號】"


重視我們自己的歷史,才足以稱為優秀的組織。(獻給Andrew Hsu)
我幾年前注意到,美國康乃爾大學,將其創校約150年的"校刊/校報"都電子化了,所以我們可以在台灣查胡適之先生大學生時發表的文章。反觀我國的某校,也有不少的胡適之先生資料,不過都是"待挖掘"的,一般人也不知道它們藏在哪,圖書館都找不到。
約1981-1985,我在工研院電子所服務,約1983-84年,唐津 一先生來所演講。過一二個月,IC廠廠長曾繁城博士寫出很精采的"演講記要",一直為我珍惜保藏,可惜搬家丟了它。
下周三,我有一場紀念唐津 一先生的演說,所以請文杰幫忙找出它。


紅領帶者是曾繁城;最右者胡定華 2017.10.23
台積電 30 周年慶活動現正展開中,這次有眾多半導體重量級貴賓到場,彷彿一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高峰會。


鍾漢清著/譯/編書目: C. Alexander《形之合成》等等


鍾漢清著//編書目:


長青-- 陳寬仁八秩紀念文集台北:華人戴明學院,2012
《領導力與組織學習:績效,改善與開創》台北:華人戴明學院,待出版
《系統與變異: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台北:華人戴明學院,2010
《轉型:2009紀念戴明研討會--新經濟學三部曲、可靠性、統計品管》台北:華人戴明學院,2009
《戴明博士文選》台北:華人戴明學院,2009
《台灣戴明圈》台北:華人戴明學院,2008
《戴明國際交流暨評論》月刊 2001-2002
Herbert A. Simon著《管理行為》《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Fourth Edition, 1997)台北:華人戴明學院,1999
Peter R. Scholtes著《戴明領導手冊》 (The Leader HandbookMaking Things HappenGetting Things Done)

J. M. Juran著《管理三部曲》(第二版)
LatzkoSaunder共著《戴明博士四日談》陳健邦譯
W. W. Scherkenbach著《戴明修練I
W. W. Scherkenbach著《戴明修練II
Brian Joiner著《第四代管理》(The Fourth Generation Management) 台北:華人戴明學院,1996
福田龍二著《日本管理工程》林有望、鄭志庚譯
Phil. Crosby著《熱愛品質》彭懷棟譯
James P. Womack and Daniel T. Jones著《精實系統革命》(Lean Thinking


W. Edwards Deming著《轉危為安》鍾漢清等譯 台北:天下文化,1998

鍾漢清著《品質成本管理》 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1994
Martin Smith《品質洞識力》(Qualitysense)鍾漢清譯,自費出版,1982

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
李明賢、鍾漢清編著《生產管理實務與策略》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3

鍾漢忠、鍾漢清編譯《投資報酬率與財務決策之應用》,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5

William E. Rothschild
前瞻策略思考法》( Putting It All Together: A guide to Strategic Thinking) 鍾漢清編譯,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5
 
後藤清一等《卓越的領導與管理》*鍾漢清編譯,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6

 鍾漢清編譯《財務策略與成本分析》,台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1986。【這本書是此行之創舉】

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新世界出版社、徐氏基金會、電子工業研究所

《品質成本合理化》鍾漢清編著,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84【這本書是此行之創舉】

N. Sasaki
D. Hutchins《日本式的品質管理應用在歐美廠商的個案》鍾漢清編譯,台北:新世界出版社【這本書之所以能出版,是因為我部門的一位同事的幫忙,出版社找他,不過他讓我。首頁有<譯例>,這是唯一的一本。】

附錄○「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上)」鍾漢清, 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3 ;「高手的小集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下)」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4

Kauffmann
(?)《可靠性入門》鍾漢清譯,台北:徐氏基金會,1983?。【這本書很薄,我拿到的版稅沒超過千元,不過是我留學英國時動心要翻譯的。能夠在這基金會出版是夢想,雖然它當時已幾乎破產了。】

許多翻譯作品散見於《品質管制月刊》、《電子發展月刊》、《營建世界》、《金工》、、最多的為我翻譯了數十篇著名期刊的文章

竹東: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我1979-1984 服務的單位)
《中、高解析度顯示用彩色陰極射線館發展可行性研究》(合撰;主要的原稿提供者)竹東:電子工業研究所,1984電子工業研究所品質稽查部合譯《預燒》(Burning-in)竹東:電子工業研究所,1984

國立編譯館(未出版)的:
《電腦系統的可靠性》鍾漢清譯、《軟體經濟學》鍾漢清譯
草稿(待出版)
戴明《轉危為安》(1997年出版,參考「十年生聚新書慶祝晚會」www.deming.com.tw);《日本管理工程》 1997年出版);《新鄉語錄》 《世界全面品質管理論文選》(這本草稿經劉振老師校讀過); C. Alexander《形之合成》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 (1964)



 「與大指揮家談品質」鍾漢清譯  品質管制月刊,1981第17卷7期

「飛利浦品質成本經驗談」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1年11月

「累積和管制技術簡介(上)」鍾漢清譯品質管制月刊,1982,
第18卷4期
「累積和管制技術簡介(中)」品質管制月刊1982,第18卷5
「累積和管制技術簡介(下)」品質管制月刊1982,第18卷6
「壽命週期成本及其抑減法」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2,第18卷8期
「可靠性成長計劃」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2,第18卷11

「自動製程檢驗與品質保證」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卷1期
高手團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上)」鍾漢清,  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卷3期
高手團活動法寶及品管圈經驗談(下)」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卷4期
「品質績效衡量法」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卷2期
「RPQ經營法」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3,第19卷6期
「TQC與營建業」鍾漢清,營建世界1983年10月
「淺說軟體測試  」鍾漢清,電子發展月刊  1983年5月65期
「軟體品質改進」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 1983,第19卷8期
「IBM公司半導體製造之品質與可靠性保證系統」李楊廉、鍾漢清合譯,電子發展月刊,1983年9月第69期

「TQC稽查(上)」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4,第20卷1
「TQC稽查(下)」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4,第20卷2
「PPM管理—IC品質改善挑戰與機會」鍾漢清,電子發展月刊 ,1984年5月第77期
「營建業TQC推進法」鍾漢清,《營建世界》1984年5月
「檢驗:改善與突破(一)」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4,第20卷6期
「檢驗:改善與突破(二)」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4,第20卷7期

「品質展開與品質保證—建設機械例」鍾漢清,金工,Vol.19, No.2 ,1985年2月
「品管術語、作業定義及談〝統計區間〞」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5年
「營銷品管」鍾漢清,品質管制月刊,1985年
「營建業TQC:品質改善」鍾漢清,營建世界,1985年8月



*一點點相關   勸告也不見得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男人的嫉妒心是很可怕的。不只是平輩的員工,公司內的上司也會因為自己是上司就遭到嫉妒。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也逃不了「嫉妒魔咒」

大家都知道,三洋電機是由松下幸之助的妻弟井植歲男(一九○二年~一九六九年)創辦的。但是,卻沒人知道自從松下(即現在的Panasonic)創立以後,一直協助幸之助,在他領導下工作的井植,最後為何決定與松下分道揚鑣?當時連幸之助本人也無法理解,這個問題也一直是日本產業界之謎。


現在謎題終於解開了。簡而言之,原因就在幸之助沒有指定井植家的人作為接班人,我相信這才是最關鍵的理由。

井植家是幸之助的妻子的娘家,有三個兄弟,這三個兄弟松下創業時就全數投入松下,為公司賣命工作。因此當接班問題出現時,井植認定公司一定是由他們三人當中的一個人接管,也是理所當然的想法。

但是結局卻非所料,於是井植決定退出公司,我想這就是男人的嫉妒;身為經營者集美譽於一身的松下幸之助,遭到井植的嫉妒,這就是實況的構圖。

老闆!你該怎麼避免屬下互相嫉妒?

所謂的嫉妒,就某種層面而言,就是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好或幸運時,所產生的情感。嫉妒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可以馬上轉換成憎恨的心理。因此,經常見到原本應該屬於命運共同體的組織裡,發生彼此陷害、扯後腿的事件。也因此,身為公司的領導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現成員對其他人抱持嫉妒心時,就該適時疏導,別讓嫉妒心發展成憎恨的情感。

例如在政府機構裡,如果有人升上次級長官的職位,與他同期進來的競爭者通常就會辭職求去,然後以天降部隊的姿態進入其他機構任職;近年來日本很多企業都有這種天降部隊的問題,其實就是官方機構實施「男性嫉妒迴避機制」下的怪現象。

同儕當中有一人升上次級長官,意思就是說,其他人在仕途上都被他打敗了。戰敗的人往往無法忍受在戰勝者底下工作,因為苦悶的心讓自己失去所有的工作意願,應對不好時還可能犯錯,倒不如掛冠求去。

問題是,用單純的辭職還是除不掉挫敗的感覺,因此官方就讓他們天降到薪水更高、退休金更優厚的民間機構繼續接受照顧。換句話說,日本的國民必須為這些嫉妒政府內部英才的人,付出更多的稅金來擬定和執行對策。

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曾經對嫉妒的真意,提出精闢的比喻。晚上到旅店投宿,旅店主人、女侍非常有禮貌地低頭鞠躬歡迎你時,心情真是無比舒暢;但是當其他客人進門,他們也表現出同樣的歡迎禮儀時,自己對新來的客人就「無法不抱持反感」。

嫉妒這種情感,會不知不覺地發射到他人身上。我們也無法預先了解,何時、何地、有誰,會因你點燃嫉妒之火?甚至對你抱持反感。萬一這個人不是敵人,剛好又是你的朋友……。在此建議大家,最好多留意有沒有遭人嫉妒。

還有,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嫉妒心,不妨以自問自答的方式釐清自己究竟在嫉妒誰?然後就可以趁此機會,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 已婚男經驗談:老婆「嗆聲」時,只有最笨的動物才會反抗!
2011-04-29 Web only 作者:川北義則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