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19年1月19日 星期六

"If you always do what you have always done, you will always get what you have always gotten." 中國創造,在什麼階段,全生產系統的考量?--FT:作者本人觀點



selectman

Fagan: Famous quote points to my wife as selectman


To the Editor: I was interested to hear candidate Ed Vitone attribute a quote to Dr. W. Edwards Deming during the candidate's night last week. He quoted Deming as saying, "If you always do what you have always done, you will always get what you have always gotten.


The noun selectman has one meaning:
Meaning #1: an elected member of a board of officials who run New England towns



全生產系統的考量

中國創造,在什麼階段?
陳莎莎:與歐洲和日本相比,無論是藝術教育、消費者品味,還是設計者與經營者的合作,中國創造都任重路遠。

更新於2018年12月27日06:39 作者:陳莎莎為FT中文網撰稿


今年余耀德美術館舉辦的“藝術家在此”無疑是上海的人氣展覽。這個展覽受到大眾關注,恐怕還是源於Gucci的盛名,“魔都”街頭行走的年輕人,很多是Gucci的消費者,或者潛在消費者。

展覽本身不乏爭議,因為裡面充滿了“複製”,連海報都仿了塞爾維亞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MOMA辦展時用的海報。人們不僅質疑:這世界不是推崇原創嗎?Gucci堂而皇之的複制,不是違背了原創保護精神?

一個GUCCI贊助的有關“複製”的展覽

然而有意思的是,展覽傳遞的精神正是:複製、挪用、重新詮釋。從古希臘的雕塑,到阿根廷藝術家的女工作品……經過重塑的展品,可以說既Gucci,又充滿了世界性。

朋友看完後感嘆:“你說Gucci這類品牌為什麼能雄霸世界這麼多年?中國有可能誕生這樣的品牌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啊,究竟何以屹立近百年?人們常說:意大利品牌的崛起,源於它的工匠精神。然而細想想,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澱,不乏手藝精湛的匠人,那些村落裡的銀飾、毛氈、刺繡工藝者,那些天然的玉器、棉花、羊絨……只是這些手藝人的作品,大多未經過再創造而成為世界頂尖奢侈品,因而價格低廉。村里的年輕人寧願到工廠打工,成為外資企業流水線上的工人,也不願繼承即將失傳的手藝。

實際上,真正讓Gucci等品牌走向世界的,並不僅僅是工匠精神。記得我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修讀發展學的時候,其中一位導師是意大利人,她以意大利的品牌崛起為例,深入探討關於工業與全球化的路徑問題。

意大利設計的興起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資金支持和文化傳承。意大利手工工業的大發展,源自“二戰”後。當時,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資金流入意大利,振興了有著百年曆史的紡織業。在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六七十年代一批家庭作坊(裁縫、鞋匠)開始經營自己的品牌,誕生了做工精緻的男裝和手工皮鞋。這些企業往往只有5-50個人,屬於絕對的中小企業,但它們精巧的做工,剛好滿足了消費者對於優質尚品的需求。這些精緻的小企業,被標籤為“後福特時代”的工業形態。不同於福特時代的大工業、流水線作業,這些小企業特點是純手工、注重設計、並且產品形態靈活、接受定制。

而小企業的聚集區,很快形成了產業集群,那裡不僅有更多的設計師進入,同時在對外運輸方面也更加便利,產品可以源源不斷地進入歐洲和全球市場。


可以說,在意大利品牌發展的早期,深厚的文化底蘊、手藝、以及豐富的資金,缺一不可。而僅有這些還不夠。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像是,意大利早在18-19世紀,就誕生了全國有名的時尚雜誌。這些雜誌保證了文化和品味的傳承,起到了教育消費者的作用。所以,雖然在意大利品牌崛起之前,他們的消費者已經在追逐來自英國更強勢的品牌,然而,由於本地消費者俱備對於時尚、做工和文化傳統的識別力,當優質但毫無名氣的本土產品出現時,識貨的消費者會轉而擁戴那些優質的本土產品。而他們挑剔的品味,也反過來促進了本土產品的質量提升。可以說,消費者本身也反向促成了“意大利製造”的大發展。

其次要說說設計與宣傳方面的創新性。

在設計上,意大利品牌從一開始,就沒有固守著“本土元素原創”。以Gucci為例,它的設計汲取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靈感,也受到當時倫敦的影響,融合了那個時代消費者認可的元素,同時注重和消費者的互動,而不是設計師純粹的個人意願發揮。

Gucci發展歷史上一個經典例子是:當年“二戰”後,歐洲物資潰乏,家庭經濟也受到重創。Gucci在這樣的情況下,從消費者出發,一改皮具的設計,在高端產品中採用自東南亞的竹子,製作了極具代表性的竹節包(Bamboo Bag)。這個東方元素的加入,恰到好處滿足了當時消費者的需要。

去年,Gucci搭上VR的“熱門車”,推出了360°全景VR影片《舞動自由》,並通過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台投放,再次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成為2017年觀看量超前的時尚廣告之一。

藝術教育的中西差別

一位旅居英國的華人設計師朋友曾和我探討,為什麼英國(乃至歐洲很多國家)的藝術可以既保持藝術性,同時商業化方面做得如此成功?我們反思到教育層面,發現英國的藝術和創意教育非常注重啟發孩子們,用不同的工具、各種媒介來創作,小孩學習繪畫、舞蹈、音樂,並不是一遍遍地臨摹大師作品、練習百年前經典的曲目,做到技巧方面多麼的高超,臨摹能力多麼強,而是更注重啟發孩子去觀察世界、發散思維、跟上世界的發展。比如,他們除了教孩子用鉛筆劃一隻狗,也啟發孩子用大掃帚在地上畫,或者用手機拍一段小狗的電影,再配上特效。孩子們並非枯燥的練習,把時間都用課外班填滿了,而是能夠在生活裡、電影裡、博物館裡,獲得藝術創作的靈感。在藝術院校的選拔錄取方面,學校也看重學生們對於創作媒介的發散、題材的多樣性,而不希望找到了一個技巧高超、卻缺乏創造力的人。

英國的一些教育者認為,如果藝術家只懂得藝術,那他恐怕做不好藝術。在設計領域,倘若設計師只關注自己的藝術喜好,完全忽略當下世界的發展變化,與消費者的感受脫節,那麼藝術產品很難與消費者產生“共情”,也很難獲得更大的市場認可度。

如何與消費者“共情”?設計師、手工藝者不一定都要走上街頭,像新聞記者一樣了解百姓故事,獲得創作靈感;他們也可以通過廣泛的閱讀、突破國界和領域的學習,來拓寬創作的思路,這也是西方藝術教育鼓勵孩子們嘗試的。即便是一個藝術生,他也不能只懂藝術,而不學習其他的知識。

日本文化輸出的特點

另外一個有爭議、但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既然要與全球消費者共情,那麼一個走向全球的設計,究竟應該保留多少本地元素?非本地元素的作品,是否應該得到支持?這方面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日本。為什麼全球消費者,都在消費日本的動漫?

在英國,我看到意大利年輕人抱著日本動漫衍生品,無比滿足的表情;德國的女生一年四季穿著日本的二次元服裝上學,好像穿越來到新大陸;而藝術高校講到現代的經典藝術作品,也會提到日本案例……我翻看了英美的一些研究討論,他們不約而同提到日本國際化之路的“世界性”和“地域模糊性”。

比如,日本卡通一開始並不很日本,甚至大家都不知道是日本的。60年代風靡美國的《極速賽車》,裡面的人物長得既不東方,也不西方,到現在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那是日本的;70年代風靡歐洲的日本動漫《海蒂,阿爾比斯山的少女》,取材於歐洲人熟知的故事,並把整個邁恩費爾德村莊都捧紅了,每年都有遊客慕名前去,但這個故事跟日本沒有一點關係。到了90年代,日本動漫在全球佔據1/3的市場,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

有意思的是,日本雖然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它的動漫創作,卻是從全球文化中取材(如希臘神廟意象、中國的三國等),並且模糊了人物形象的種族,你幾乎看不出它們都是哪國人。

前不久我去看一部日本的舞蹈作品《山海墅》,這部作品在西方獲得了巨大成功和關注。作為一個挑剔的舞蹈觀眾,我並沒有覺得它在舞蹈技巧方面,比台灣的雲門、北京現代舞團高明。但《山海墅》裡的服裝設計,就像日本的動漫一樣,模糊了人物種族,所有演員都被裝扮成一個符號,看不到頭髮,也看不見膚色,傳達著無需語言解釋、全球人都能理解的死亡美學。它不像中國很多現代舞作品,會在服裝、舞美、編創方面,做得非常東方,清晰地傳達東方哲學的理念。

可以說,無論是日本的卡通,還是舞台作品,似乎都“刻意”做了文化簡化,模糊了地域和基於地域的文化理念,而突出了“愛情、生死、友誼”這些普世價值。西方有學者把日本文化的全球輸出策略,概括為一種“cultural discount theory”(文化折扣理論),即簡化地域文化,與全球消費者共情,這是一種很商業化的創作思路,卻取得了成功。

是否所有的產品在走入全球市場時,都需要做文化簡化?作為民族文化的支持者,我個人當然並不希望如此。但日本的成功,讓人看到商業化的一個面向、一條路徑。並且到了後期,當世界普遍認可了日本出品之後,西方市民開始關注並消費日本本土文化:從壽司、到神廟、到日式傳統樂器的工作坊……

所以,如何讓一個作品、一個產品走向更廣的市場?除了投錢,不妨同時關注幾點:

首先是設計的普世性與創新性。前面說了意大利、日本的設計,它們都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元素,並加以再創造。

那麼純粹利用民族元素、卻超越民族本身的產品有沒有呢?我想起楊麗萍的《雲南映像》。

這部獲得千萬票房的作品,超出了投資人的預料。有人說那是因為楊麗萍本人的IP。但如果你走進劇場,你會發現這部作品的震撼力,遠遠超越了明星效應。我曾訪問一些觀眾,她們普遍對其中一個橋段印象深刻:女性舞者極具張力的動作,配合背景音樂說著“太陽歇歇喲,歇得!月亮歇歇喲,歇得!女人歇歇喲,歇不得!”女性的堅韌、勤勞和美麗,跨越了民族界限,讓更多的觀眾共鳴和震撼。而所有的民族舞者,不僅保留了本民族語言,同時展現了極富張力的生命性。這樣的創作,區分了民族藝術匠人與藝術家。楊麗萍屬於後者。

其次,產品獲得認可,還需要消費市場的培育。當市場上的消費者不僅認可品牌,同時對於設計和品質擁有識別力,那麼一個原創的新品牌才更加容易獲得認可。意大利的時尚媒體,起到了培育消費者的作用。而倘若所有的時尚媒體、大號都在追捧外資名牌,消費者會更加認名牌,大於認品質,盲目更風,缺乏主見和分辨力。

此外,市場宣傳需要接地氣。宣傳的意義,在於讓產品去“社交”,連接更大的世界,而不是僅僅為藝術家和設計師代言。Gucci是很好的例子。無論它的VR宣傳片,還是微信小程序推出的“上傳自拍照,生成Gucci動態表情”,都非常親民地激發消費者關注與分享。另一個例子是“真實故事計劃”。這個公眾號鼓勵非虛構寫作,然而名字卻起的很接地氣。是啊,除了新聞和文藝圈的人,有幾個人知道啥叫“非虛構寫作“?

好的宣傳是要讓大家明白,而不是越說越不明白,弄得很高端和學術。講一個好故事、讓作品接地氣,這是一個看似容易,實際上很難的活兒。

很可怕的兩種情況是,企業把大部分錢投入到了前端設計製造,忽略了後期宣傳,藝術家或設計師把宣傳人員當作助理一樣,呼來喝去,不重視、不尊重。這種情況多見於創作者主導的文化產業裡面。

又或者是太重視後期的宣傳銷售,產品抄來抄去,只想賺快錢,不重視前端的設計和創新。

一個品牌的建立直到百年,需要方方面面的投入和匠心,需要消費市場的培育和完善,中國是否已在這條路上?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責編郵箱:shirley.xue@ftchinese.com)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