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戴明學院」是戴明哲學的學習共同體 ,致力於淵博型智識系統的研究、推廣和運用。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advance the ideas and ideals of W. Edwards Deming.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Overdiagnosed: Making People Sick in the Pursuit of Health 過度診斷


漢清講堂重視 SHE"安全.健康‧環保"議題,以及形形色色的"過度反應"之研究。

新書《Making People Sick in the Pursuit of Health 過度診斷》直得推薦
本書有"圖表索引",或應該加"主題索引"。
譬如說,關於"甲狀腺癌"的討論,起碼在頁115~17;229~236(約)


-----

過度診斷:我知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是,我真的有病嗎?

Overdiagnosed: Making People Sick in the Pursuit of Health





內容簡介

一本書,幫助我們如何與醫療體系打交道,
重新思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主要的方法之一。隨著技術愈來愈發達,健康檢查或疾病篩檢愈來愈精密,當報告出現異常,我們該如何面對?
  一旦發現異狀,可能讓自己陷入「下一步該怎麼辦?」的掙扎。猶豫是否需要尋求第二意見、換一家醫療院所再做一次檢查,直到確診病名(或只是虛驚一場)為止。無論做出什麼抉擇,過程總是讓人煎熬不已。
  本書主要作者H.吉爾伯特.威爾奇是達特茅斯學院的醫學教授,他以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歷,為我們解讀過度診斷、過度醫療對我們的影響,並且分析這些情況無法改善的原因。
  從高血壓、糖尿病,到肺癌、乳癌、甲狀腺癌等病症,作者提醒我們了解醫療常識之餘,也要謹慎面對自己的健檢報告。他從醫療體系和醫療倫理的角度,提出「過度診斷造成過度醫療」的問題,不僅浪費醫療資源也讓人身心煎熬,藉此提醒我們,凡事都要正反兩面思考,對早期診斷抱持適度懷疑;最重要的是,預防疾病並不只靠早期診斷。
  你我隨時都有可能瞬間成為病人或患者,都會面臨醫療抉擇。一本書,幫助我們跳脫框架思考,檢視精密健檢、癌症篩檢的價值,重新思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
|推薦語|
►健康經濟學(health economics)有三項公認不滅的「定理」:一是醫病之間資訊不對等;二是供應誘導需求,「多建一張病床,就多一個住院病人」(A build bed, is a filled bed);三是邊際效用(效果)遞減,到目前為止,人免不了一死,愈到後來,更多的醫療,對健康帶來的效果愈少,反而常常是延長「痛苦」的生命。追求健康,預防疾病並不只靠早期診斷;過度診斷,並不是追求健康的正途。
——楊志良(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2009至2011年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署長)
►無論您是大力擁抱當代醫療科技,或一心想「救救正常人」避免過度診斷,務請繼續閱讀本書,保證收穫滿滿。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癌症與失智症病人家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H.吉爾伯特.威爾奇(H. Gilbert Welch)
美國達特茅斯醫療政策和臨床實踐研究所(Dartmouth Institute for Health Policy and Clinical Practice)資深教授,主要研究過度診斷所造成的問題,多半與癌症篩檢有關,像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瘤和黑色素瘤。他在《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美國醫學聯合會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等主流媒體和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文章。
著有《少一點醫療,多一些健康》(Less Medicine, More Health),與麗莎.舒華茲(Lisa M. Schwartz)、史蒂芬.沃洛辛(Steven Woloshin)合著《過度診斷》(Overdiagnosed: Making People Sick in the Pursuit of Health,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醫療統計學:了解你的機會》(Know Your Chances: Understanding Health Statistics)、《我應該接受癌症篩檢嗎?》(Should I Be Tested for Cancer?: Maybe Not And Here’s Why)等書。

麗莎.舒華茲(Lisa M. Schwartz)、史蒂芬.沃洛辛(Steven Woloshin)
達特茅斯醫療政策和臨床實踐研究所教授,夫妻二人致力與大眾、患者、醫生、媒體和政策制定者溝通,以避免過度診斷危害健康。與H.吉爾伯特.威爾奇(H. Gilbert Welch)合著《過度診斷》(Overdiagnosed,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醫療統計學:了解你的機會》與《我應該接受癌症篩檢嗎?》等書。

譯者簡介

林步昇
喜歡語言、綠豆湯和傑尼龜,正緩慢成為雜食型譯者,譯作包括《永不放棄》、《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逗點女王的告白》與《自律就是自由》(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
作者對於目前醫療過剩的情況表示憂心,以扎實的研究數據與資料,提醒民眾「過度診斷」的問題,尤其適合有病沒病都愛跑醫院的親友參考。
 

目錄

【推薦序】過度診斷,並不是追求健康的正途 文/楊志良
【推薦序】救救正常人 文/吳佳璇
前言 我們的診斷狂熱
定期檢查/長壽卻不健康?/關於本書/非關本書/最後說明:名字與語言
第一章話說從頭:健康民眾成了高血壓患者
真正需要治療的病況/認識高血壓的危害/美國退伍軍人署的重度高血壓治療的隨機分派試驗/治療對於不同高血壓的效益/當治療比疾病更可怕/
第二章我們改變了罹病標準:數值的調整何以帶來糖尿病、高膽固醇與骨質疏鬆症
做善事何以得惡果/如何確診糖尿病?/糖尿病以外的疾病/治療衍生的問題/罹病標準接二連三下修/過度診治的連鎖效應
第三章我們眼前所見愈來愈多:掃描何以造成膽結石、膝軟骨受損、椎間盤突出、腹主動脈瘤與血栓
看到的細節愈來愈多/惡性循環:看到愈多異常、發現愈多問題、進行愈多治療/個案研究:腹主動脈瘤/臨床診斷改為掃描檢查
第四章我們拚命尋找攝護腺癌:篩檢何以展現癌症的過度診斷
當醫生成了患者/攝護腺癌有多普遍?/篩檢得愈仔細,攝護腺癌愈多/另一項仔細篩檢的方式:重新定義異常的PSA 指數/癌症進程的異質性/群體中攝護腺癌過度診斷的證據
第五章我們拚命尋找其他癌症:攝護腺癌只是特例?其他癌症都不會出現過度診斷?
萊拉面臨的連鎖效應/甲狀腺癌/黑色素瘤/肺癌/鮮少出現過度診斷的常見癌症
第六章 我們拚命尋找乳癌
永無止境的論戰/篩檢的利與弊/乳房攝影的真正效益/乳房攝影效益的迷思/乳房攝影的缺點/乳房攝影與過度診斷
第七章 可能是癌症的偶發瘤
偶發瘤(偶見瘤)/我們何以知道大部分偶發瘤並非癌症/貝克先生的後續檢查/腎臟癌的現況
第八章 我們連非癌症的異常都不放過:篩檢帶給你(和寶寶)的一連串問題
仔細監測心臟功能/仔細觀察胎兒心跳/懷孕也得膽戰心驚/動脈硬化篩檢
第九章我們將DNA與疾病混為一談:基因檢測何以測出一身病
美好願景:基因體現況掃描/檢測愈多、干預愈多/基因並不等於命運/異常基因並不等於疾病/案例研究:影響鐵代謝的遺傳疾病/開發常見癌症的基因檢測/人們拚命尋找癌症風險/案例研究:SNP 與攝護腺癌/「現在該怎麼辦?」/檢測癌症基因體為何解決不了過度診斷的問題
第十章 認清事實
滴水不漏的全新篩檢/嚇人的故事/常見卻有瑕疵的量化比較/隨機分派試驗:唯一無偏誤探討早期檢測價值的資料來源/看破誇大的結果:跳脫相對的框架/凡事都要正反面思考
第十一章 認清體系
向健康民眾兜售治療/賺錢/對早期診斷堅信不疑/錯綜複雜的網絡/受困於網中的民眾/深陷網中的醫生/醫生的夢魘/最後的未知因素:排斥不確定性
第十二章 認清全局
上午巡房/檢測輕度異常的濫觴:過度外推的問題/社會大眾的自我增強循環/颶風預防措施:早期診斷困境的類比
結語
改變既有思維困難重重/必備心態:對早期診斷抱持適度懷疑/早期檢測也許有益,但愈早不見得愈好/拆穿看似有理的宣導訊息/預防疾病並不只靠早期診斷
謝詞
譯名對照
圖表索引
 

【推薦序】過度診斷,並不是追求健康的正途
文/楊志良|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亞洲大學教授榮譽講座教授,2009至2011年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署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則標語人人朗朗上口。
  現代人注重健康養生,因此不但各大醫院多設有美輪美奐的健檢部門,單獨設立的健康中心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衛生主管機關也提倡且提供若干免費的健康篩檢,如子宮頸抹片、乳癌、大腸癌、口腔癌、成人健檢等等。這些健康篩檢在統計上確實也顯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功效,如子宮頸癌、大腸癌等。
但另一方面,凡是做過全身健檢的朋友,健檢報告上多少都有幾個「紅字」的經驗,顯示某些「指標」不在「正常」的範圍內,要做更多的檢查或治療,這些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是否必要,常困擾者民眾(病人)、醫界,甚至衛生主管機關。
  健康經濟學(health economics)有三項公認不滅的「定理」。一是醫病之間資訊不對等,就算網路上有關醫療的各項資料多如牛毛,但非專業人員不是看不懂,就是互相矛盾的建議及結論充斥,病患最後還是得聽「專家」的。
  第二項「定理」是供應誘導需求,「多建一張病床,就多一個住院病人」(A build bed, is a filled bed),特別是在健保之下,病人基本上不用付費。同樣地,倘若醫師有時間或檢查設備(如X光機、CT、MRI、超音波等)排程有空,醫師對「原本不是那麼必要的病人」給予手術、檢查、住院等等,因為「理論上」可能有「X百萬分之一或XX萬分之一的機會」是重症。
  另一項「定理」則是邊際效用(效果)遞減。到目前為止,人免不了一死,愈到後來,更多的醫療,對健康帶來的效果愈少,反而常常是延長「痛苦」的生命。
  醫師心中的價值觀是延長生命,但近代的想法若只是延長痛苦的生命,反而是一種錯誤,甚至是不合乎醫德是值得懷疑的。2000年通過的緩和醫療條例,以及2015年12月18日三讀通過、2019年1月6日開始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針對病人有權選擇「不要延長『痛苦』的生命」。
由於邊際效用遞減,因此2016年美國人每人每年醫療費用是台灣的3.4倍(2018 Taiwan Health and Welfare Report,《中華民國107年版衛生福利年報英文版》,衛生福利部出版),但因全民健保普及效用較佳的醫療,台灣的嬰兒死亡率及孕產婦死亡率遠低於美國。由於上述三項「定理」,必然有很多不必要甚至有害的醫療。
  凡是醫療,不論口服或侵入性、放射性或造影,必定有風險,這方面的論文及著作繁多。最近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進行有關病人安全的研究,僅在美國一年就有25萬人因醫療失誤而死亡(2016,03,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比美國死亡原因第三位的心臟病死亡還多。
  這本書是由三位美國資深醫療的共同著作,他們從高血壓、糖尿病,到攝護腺癌、乳癌等,發現有不少的過度檢驗及治療,認為應減少診斷。
  追求健康,預防疾病並不只靠早期診斷;過度診斷,並不是追求健康的正途。然而,要改變人們(包括病患及醫界)既有的思維困難重重。最好的方法仍然是有一位你可信任,成為朋友,固定就醫的家庭醫師,就像書中的某些案例,醫師是完全站在病人的角度,衡量利弊得失,做出對於病人最佳利益的判斷及執行。

【推薦序】救救正常人
文/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癌症與失智症病人家屬
    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界大老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寫了一本名為《救救正常人》(Saving Normal)的書,慷慨指陳精神醫學界不該逾越本分,寬鬆疾病定義,恣意將人生各種情緒起伏貼上疾病標籤,造成精神疾病大流行。
    不只是精神醫學,整個醫界都陷入診斷狂熱。就我二十餘年行醫生涯記憶所及,血壓、血糖與血脂的正常值也數度下修,使得精神科診間不時出現愁容滿面的民眾,帶著「滿江紅」的健康檢查報告前來諮詢。
    「你的檢查報告比我還正常。」我向舒張壓132、總膽固醇218的病人掛保證,剛退休的她為了這些異常數值失眠好幾晚。
    「真的嗎?醫生不擔心紅字喔?」病人將信將疑。
    「其實,妳那五個紅字,其中四個幾年前算是正常。」
    「蛤!正不正常怎麼會變來變去?」
     我告訴病人,這些數字是學者專家開會決定的,一再調降則是為了降低未來罹患某些嚴重疾病的風險。換言之,醫界的主流思想是「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保障延年益壽」,「多多診斷(與多多治療)是提升平均壽命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你們真的要考慮病人的心情啦!隨便改個數字,可是會害慘我們這些原本健康的人,變得超沒安全感……」,病人雖繼續抱怨,表情已緩和許多。
    除了下修正常值,各種篩檢工具盛行,包含愈來愈夯的基因檢測,也掀起另一波風潮。
     根據家族癌症病史與基因檢測結果,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為預防乳癌與卵巢癌,分別在2013年和2015年,相繼接除兩側乳房與卵巢,引發熱議。有人盛讚裘莉勇敢面對,也有專家質疑,現階段的基因檢測,究竟是預防醫療,還是過度診斷?當醫療科技還無法做到基因修補或矯正即大肆推廣,是不是另一種醫療浪費?
    我曾在多次演講拋出相關議題,有聽眾認為,基因帶原又不必然發病,何必讓自己生活在罹病的陰影下。也有人表示,在基因修補技術未成熟前,不會去做檢測。當然,希望及時掌握各種疾病風險,覺得篩檢多多益善的人,亦所在多有。
    無論您是大力擁抱當代醫療科技,或一心想「救救正常人」避免過度診斷,務請繼續閱讀本書,保證收穫滿滿。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83637
  • 叢書系列:自由學習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1 x 14.8 x 1.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8歲~95歲
 

內容連載

《過度診斷》前言

文/H.吉爾伯特.威爾奇(H. Gilbert Welch)

我們的診斷狂熱


我生平第一輛車是一九六五年出廠的福特費爾蘭(Fairlane)旅行車,車身雖大但結構單純,有些維修工作我甚至能自己完成。引擎蓋底下空間很大、電子零件很少,油溫表和油壓表是唯二的引擎感知器。

至於我那輛一九九九年出廠的富豪(Volvo)可就截然不同了:引擎蓋下塞滿電子零件、沒有多餘空間,還有許多小型警示燈偵測車子各式各樣的功能,因此這些警示燈全都得連接至內部電腦,才能判斷何處故障。

從小到大,我見證了汽車的成長,不但較以往更加安全、舒適和可靠,工程設計也更為優異,只是不曉得這些進步跟那些警示燈有多大的關係。

引擎警示燈變得愈來愈精密。這些警示燈假如亮起,代表車輛可能出了問題,因此能遠在車輛性能受影響前測得異常,等於進行早期診斷。

你的引擎警示燈也許幫過大忙,提醒你去做重要的事(像是加油),進而避免日後產生更大的問題。

說不定你的經驗正好相反。

引擎警示燈也可能帶來問題,有時根本是虛驚一場(每次我開車壓過減速丘,就會有個警示燈亮起,提醒我冷卻系統出了問題)。通常,這類警示燈是真的發現異常才會亮起,但多半都不是特別要緊的問題(最好玩的是能偵測其他感知器是否失靈的警示燈)。最近,我的修車技師私底下告訴我,許多亮起的警示燈應該可以不予理會。

也許你決定要忽視這些警示燈,或早已把車子拿去維修,而技師只是恢復原廠設定,叫你再觀察燈是否又莫名亮起。

或者你倒楣到花錢把車送修,結果卻證明毫無必要,或花了好多次冤枉錢;又或者你真的衰上加衰,車子反而愈修愈爛。

若是如此,那你對過度診斷的問題已有些體悟了。

我不曉得這些警示燈的整體效用為何,可能利大於弊、也可能弊大於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對汽車維修業絕對有所影響,即前往維修廠成了家常便飯的事。

我也知道,若我們這些醫生檢查得夠仔細,很可能會發現你的身體某處亮起紅燈。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Deming Scholars; Deming scholarship fund




Deming Scholars 是Dr. W. Edwards Deming 的學生 Orsini 教授在紐約的Fordham University 的商學院設的講座。
Deming scholarship fund 是美國社團法人The W. Edwards Deming Institute 設的"獎學金"。台灣20世紀末/21世紀早期有類似做法,多由中原大學學生取得:



The Deming Institute is so grateful to their generous donors who contribute to the Deming scholarship fund each year. They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share the Deming Philosophy with eager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This week, three recipients, (from left to right) Curt Bolain, Jurmy Beriozkin, and Tim Scholz are attending the Deming 2.5 Day Seminar at Aileron in Ohio.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張己任說音樂故事》 Charles Edward Ives 的故事


下次講Deming 的 Profound Knowledge,記得將此頁歸入"系統論"和"心理學"。
《張己任說音樂故事》pp.173~75


《張己任說音樂故事》pp.173~75
Charles Ives
Charles Edward Ives
Born October 20, 1874 Danbury, Connecticut
Died May 19, 1954 (aged 79)New York City

留言

網誌存檔